角的度量团队说课材料.doc

角的度量团队说课材料.doc

ID:55882205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2

角的度量团队说课材料.doc_第1页
角的度量团队说课材料.doc_第2页
角的度量团队说课材料.doc_第3页
角的度量团队说课材料.doc_第4页
角的度量团队说课材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团队说课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们:大家好。我们来自方正县实验小学数学团队,我叫冯丽丽,我叫杨景红,我叫王春雨。今天我们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一单元。下面我们将从通读教材、解读学生、突破问题、实践反思《直线、射线和角》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通读教材:首先,我与大家交流的是通读教材。要上好一堂课,通读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的具体内容,明确教材的地位作用等。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率。1、主要内容:《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测量”的内容。这一单元在课本中共有10页内容,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请看大屏幕。主要包括直线、射线和角、角

2、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四个方面。2、前后联系:下面我们从教材内容前后联系上进行深入分析。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本单元所涉及到的内容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等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为以后要学习的三角形特征、三角形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以及位置与方向中

3、几何作图技能掌握打下坚实基础。3、编排特点:本单元内容在编排上注重体现了以下2个特点:(1)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2)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从一点画射线、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实际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通过这些操作活动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4、4、教材对比:对比苏教版教材与本单元的体系安排,大体一致。反观北师版教材,教材体系差异较大,尤其是将量角和画角两课先后安排在一起,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将两课中间加入了《角的分类》一课,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度数与各种角表象的联系,让学生在画角时更准确。   本单元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在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时,本册教材编排注意给学生提供资助探究与交流的空间,如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解决,不像老教材那样给出步骤,而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自我小结,让学生经历和体验量角的过程。5、明确目标:确立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方向标,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我们确定本单元

5、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二、解读学生:当然,只研读教材还是不够的,解读学生是上好一节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他能为新知教学架设助跑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判断能力,所以通过典型的感知材料和想一想、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直线和射线的特点,但射线和直线在现实中只是近似的模型,所以在理解概念上我们会注意学生的建构和体验过程。其次,量角器的特殊构造,学生在生活中从未见过,认识它稍

6、有难度,往往分不清到底是读哪圈刻度数,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效的开展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观察,归纳等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思维形式与知识形成在循序渐进中达到整合,在活动中寻找问题,在合作中研究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如果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动中求知,在学中思考,在悟中提升,学得有意义,有价值,那就是完全走入了孩子的世界,也就读懂了学生。三、突破问题:刚才在深入细致的教材及学情分析基础上,我们针对这一单元中主要问题和突破方法,经过我们的思考,在教学时着重做到:1.恰当把握目标。本套教材把角的认识分成三段编排,每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前后也有

7、连贯性,教学时,老师要把握好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尽管这一教学内容比较少,但教师同样需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在网络研讨中一些老师就认为这一单元不太好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