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权益保护常识

就业权益保护常识

ID:5585963

大小:426.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13

就业权益保护常识_第1页
就业权益保护常识_第2页
就业权益保护常识_第3页
就业权益保护常识_第4页
就业权益保护常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就业权益保护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权益保护常识权益保护常识本讲主要内容:一、求职面试的权益保护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三、劳动合同及其法律问题一、求职面试的权益保护面试时的835守则八不为:1.不临时随街上陌生招聘人员去面试(招聘会场外) 2.不携带贵重物品及大量现金、银行卡3.不缴任何名义的款项4.不购买任何产品5.不将证件(身份证、毕业证、其他证书等)交招聘单位保管6.不签署任何文件7.不喝商住两用房招聘单位提供的饮料、搭乘便车8.不将手机或财物借给招聘人员一、求职面试的权益保护三必问:1.问招聘单位的基本情况:成立时间、规模、经营范围、人

2、数2.问招聘单位进驻所在写字楼(办公场所)的时间3.问招聘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待遇、工作地点、保险情况五必察:1.察招聘单位的证照是否齐全、是否是原件(一般单位须具备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职业介绍机构还须具备职业介绍许可证、收费许可证)2.察公司招牌、硬件设施3.察公司的人及正在做的事4.察面试是否轻率、轻易被录取或须交纳某种名义的钱后才录取5.察待遇是否优厚得不合常情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表现形式。就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一经签订,各方就必

3、须严格履行。(一)就业协议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规定条款:(1)签约各方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原则。(2)毕业生应遵守的规定。(3)用人单位应遵守的规定。(4)对学校的要求。(5)体检要求。(6)签订三方约定要求。(7)履约和违约责任。(8)“本协议一式四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各执一份,复印无效”。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2、签署意见与签字盖章(1)毕业生的情况及应聘意见,它必须由毕业生本人填写。注意“培养方式”写“统招”,“毕业生意见”表明是否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2)是用人单位的情况及

4、接收意见,由用人单位填写。填写详细信息并表明用人单位的意见和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约定和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约定通常注明以下内容:(1)工作期限服务期、见习期或试用期。见习期可延半年至一年,试用期不超6个月且不可延,试用期双方可随时接触劳动合同。(2)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3)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4)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5)就业协议终止的条件,以及签约双方认为需要增加的约定条款。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4、学校审核意见(1)院系意见是毕业生所在单位的基层意见,院系在签署意

5、见时除了进行初步审核外,还要了解毕业生具体的就业去向。(2)学校签署意见是代表学校一方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学校对就业协议书进行实质性审核,表明了学校对供需双方所签就业协议书的态度。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二)就业协议的签订1、就业协议订立的原则(1)主体合法原则。(2)平等协商原则2、就业协议订立的步骤(1)要约(2)承诺3、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2)用人单位招聘如须主管部门同意,则应上报批准。(3)用人单位或毕业生将签订的协议书送到学校就业工作部门。(4)学校审

6、查同意,按要求上报并反馈协议书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4、就业协议的解除单方解除:单方擅自解除和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双方解除:协商一致,征得学校同意。办理相关解约手续后,毕业生才可以重新择业。5、办理解约的手续及程序(1)原签约单位出具同意解约的公函(简称退函)。(2)持退函到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换发新就业协议书。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三)签订就业协议的注意事项1、认真了解和掌握国家级省、市有关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2、慎重签订就业协议书。(1)查明用人单位的资质。(2)按规定程序签订协议

7、。(3)有关条款的内容必须明确。(4)注意将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相衔接。(5)对合同的解除条件做事先约定。3、毕业生要注意所约定条款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二、就业协议的权益保护(四)就业协议的争议解决办法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2、由学校出面或由当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出面与用人单位进行调解。3、法院裁决。对经协商和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决。三、劳动合同及其法律问题(一)劳动法的概念及特征1、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指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调整用

8、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政府与用人单位之间、政府和劳动者之间为实现和保障社会劳动过程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2、劳动法的特征:价值取向侧重保护劳动者;强制性规范为主,结合任意性规范;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三、劳动合同及其法律问题(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平等就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