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58779
大小:3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0
《《昼夜交替现象》说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启探究之门放飞思维之翅——《昼夜交替现象》说课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相关。关于昼夜交替知识,许多成人认为太简单了,不用学也知道。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学生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者电视媒体等渠道看到过相关的知识。那么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关此内容的课前调查统计: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占28%地球自转、公转太阳绕地运动•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的占25%•太阳绕地球转的占13%•认为和月亮有关的占8%月亮绕地运动•其他原因或
2、什么都不知道占26%这说明学生原先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通过书籍、电视等渠道获取的,知识是不稳固的,或者说是书面的形式,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的,不能和他原有的知识进行有序地建构,所以还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基于此,我认为大部分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困惑不解的。教材安排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1、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2、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3、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6教材列举了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有许多种可能,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
3、,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特别要注意,本课不要求学生立刻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昼夜交替现象》是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起始课。本单元共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
4、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科学概念: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提出地
5、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教学重难点:能用模拟实验验证每一种假设。三、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材料:地球仪、及时贴五角星、手电筒、实验记录表2、教师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准备这样材料,主要是安排了2个活动,其一是学生分组用地球仪和电筒做模拟实验,其二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演
6、示动态画面,目的是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观看到昼夜交替现象,化抽象为形象,突破学生思维节点,顺利地走出困惑与不解。6四、教学流程本课一开始就采用谈话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接着让学生发表种种猜测,这就涉及到相对运动的知识,但学生对此是陌生的,所以设计模拟实验,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实验、汇报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喜悦与乐趣。谈话导入学生假设,画示意图教师整理课件演示出示材料明确要求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汇报交流
7、总结拓展1、谈话导入师: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每天和黑夜交替出现。你们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学生对昼夜现象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关注学生是否从地球和太阳运动的角度来提出昼夜现象的假说。2、学生猜想学生一开始可能只会提出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观点。教师可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教科书列举的四种情况都可能发生昼夜交替现象。这些举例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来解
8、释昼夜。6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3、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的作用在于检验假说。要求学生了解如何做模拟实验是必要的。即首先要找出模拟对象的特征,然后用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或物体来代替所要模拟的对象,通过对材料或物体的研究来形成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的相似性也是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问学生,我们模拟的对象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地方相似?让学生选取几种假说来做模拟实验,在实验中要提示学生:观察到什么,才能说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