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案例.doc

圆柱的认识案例.doc

ID:55844276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9

圆柱的认识案例.doc_第1页
圆柱的认识案例.doc_第2页
圆柱的认识案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圆柱的认识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兴隆九年制学校杨辉  〔教学片断〕  师:你对圆柱有哪些了解?  生1:圆柱有两个底面  生2:圆柱的底面是圆形  〔学生举手的人不多,有点冷场〕  师:看来大家对圆柱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  (接着,教师出示小组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圆柱实物,围绕3个问题,探索圆柱的特征)  师: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  生2:我觉得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相等。  师:你们有办法证明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吗?  生3:〔该生是学困生,但在公开课中回答问题一向很积极〕如果圆柱的两个底面不相等,那么圆柱就会一头大,一头

2、小。  师:恩(停顿),你能再说说吗?〔这时我听得不太清楚〕  生3:两个底面不相等,一头大,一头小,会东倒西歪。  师:(没有做出评价)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4:我是通过把上面的盖子取下和底面相比,得出两个底面大小相等的。  师:说得太好了。(露出满意的神情)  (之后,老师拿出一个有盖的茶叶罐,按生4的方面演示了一遍)  板书:面积相等的两个圆  师:圆柱的面还有什么特征?  生5:我发现圆柱的表面摸起来很光滑,永远也“摸不到头”。  师:为什么“摸不到头”?你觉得圆柱的这个面和底面有什么不同?  生6:底面是个平面,而这个面不是平面。  师:我们就说这个面是曲面。(板书:曲面)

3、  〔反思〕  一、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的数学学习不仅仅在数学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圆柱形的物体在生活中可谓太常见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定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有关圆柱的知识和经验。基于“尊重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的未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我提出了“你对圆柱有哪些了解?”的问题,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找到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和联结点,达到“立足旧知,激起学生灵动思维”的目标。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学

4、生对于圆柱的整体把握显然不感兴趣,他们更多的关心是某个局部,如两个底面,底面的形状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我的这个安排学生并没有领情,举手回答的学生不多,我所想要看到的“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情景并没有出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冷场?除了学生进入高年级,由于生理、心理的诸多问题导致不爱回答问题,羞于表达,或懒于表现的原因以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平时的课堂上,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质量”,所谓的“高效”,牺牲了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渐渐的,学生也就习惯沉默了。  二、给学生发现的机会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把知识发现出来。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并没

5、有把圆柱的特征“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圆柱体实物,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发现,去感悟圆柱的特征。特别是在有一位学生发现了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相等后我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让全体学生想办法证明这个发现。通过汇报我们不然看出,由于老师给了学生这个机会,其结果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证明了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展示了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三、生成需要互动  证明“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相等”这个环节,在备课时预想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证明方法:1、将圆柱形容器的盖子取下与底面相比较;2、用圆柱形实物的底面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将另一底面和画好的圆

6、作比较;3、用尺子量出两个底面的直径或半径作比较。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生3的说法就没有在我的预设之中。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想法?如何把握生成?是对教师把握课堂水平的一次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令自己感到惋惜的是在生3回答之后,我竟然没有做出任何评价。我用沉默这盆冷水,浇灭了该生创新的火花;我的无动于衷,击退了该生答题的热情。这样一来,创设一个敢于质疑,乐于表达的课堂学习气氛的想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后来的评课中,教研组长陈老师评价说:“生3的回答,从反面论证了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学困生这样一次精彩的回答,独辟溪径的思路,我却视而不见,至今我还后悔不已

7、。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当时没有听懂该生的意思,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另一方面,暴露出在我的思想深处,关注课堂的进程比关注学生多一些。因为学生的回答在我的预设之外,便敷衍了事,心里更想听到的是预设中的答案。后来这位学生的回答,我之所以满意,我想也是这种心理在作怪吧。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落实到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表现,重视教师评价对学生所起到的激励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