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31973
大小:3.1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6-09
《高中语文说课课件《定风波》黄瑞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定风波》说课稿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分析1教法学法2教学过程3板书设计4【一】说课——总纲【二】教材分析《定风波》是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宋词,《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是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可以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2新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
2、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定风波》的内容和主旨,稍作分析,似乎不难解读出来,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苏轼的一些作品,对苏轼及其作品已经比较熟悉,对其本人也有一定的了解,不难把握其豪放词风。但是,这种对作家作品的前期认识、印象先入为主,很容易使师生架空文本、天马行空不辨词句,只贴标签式的解读。这就可能陷入了对号入座、按图索骥的机械分析主义的泥淖,因此,学习这首词,应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把握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及高考诗词鉴赏考查要求的分析,结合本文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目标。学习
3、以小见大的写法,感受豪迈风格。1领略魅力东坡,理解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感受豪迈风格。教学重点反领略魅力东坡,理解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教学难点【四】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适时引导,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兴趣,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我你将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法1小组展示交流2点拨发现点拨发现3【五】说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苏轼《东坡》吟咏诵读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魅力东坡走进生活东坡印象【六】教学过程:①导入(展示人物图片)同学们熟悉这几个人物吧,他们在面对挫折坎坷时,总是笑对苦难,以一种
4、乐观、淡定、坚强的态度去战胜困难和不幸,他们在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我们向他们致敬,请你面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说几句鼓励的话语吧!或许给在困境中的他们以慰藉!学生在鼓励祝福中再现心中的旷达乐观,再现自己遇到困难时的豁达心态。榜样的力量,在心中是个“永不磨灭的番号,暗扣诗词主旨。设计意图无臂钢琴师刘伟邓鸣贺先患白血病正在治疗5.12汶川地震中被困学生2013年4月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上海女孩【六】教学过程:②苏轼《东坡》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
5、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学生能够理解《东坡》中苏轼的形象,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明确【六】教学过程:③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2个方法来进行:1、欣赏《定风波》朗诵视频,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把握好节奏,品味出词的优美韵律及韵味。初步感知词的内容。)2、学生诵读中探究: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诗句中得出的?学生讨论中探究,小组展示交流,不
6、难得出苏轼的旷达乐观的形象。教师补充: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表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教师明确【六】教学过程:④合作探究领略魅力东坡在反复吟咏,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能够感受苏轼的豪迈风格,以及“以小见大”的手法。那么如何领略东坡魅力,需学生合作探究,学会自己来感悟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将采取:“假如我们是‘寻找身边最美诗人’活动摄制团队”报道“最美诗人苏轼”。“寻找身边最美诗人---苏轼”方案我把学生分为五个小组,以“《定风波》为蓝本,各组组长一起研究策划制定方案、每个小组负责
7、一方面的任务,合作探究,个性化解读,教师在一边可以适时点拨或建议。(1)给这期节目起一个美丽的名字,如“魅力苏轼”“巴山蜀水苏东坡”(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2)苏轼简介,其人,其事。这一部分学生会把在课前搜集的苏轼的文学知识,及“乌台诗案”的相关知识展示出来。(检测预习、课外阅读)(3)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体会“以小见大”的手法)(4)作品魅力印证苏轼人格魅力。(5)《定风波》名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强者。(诗句赏析现魅力)希望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群策群力,大胆想象。在亲身体验中,把握了苏轼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领略到“
8、魅力东坡”,同时,一些名言警句带给学生无穷的启迪和感悟。学生可能在以下名句作赏析教师适时引导并出示【图片】:教师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打”,渲染风强雨大的雨景,越发衬托苏轼的淡定从容。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何妨”与上句“莫听”相呼应,又与下句“谁怕”照应,在苏轼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