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doc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doc

ID:55828996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09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doc_第1页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doc_第2页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doc_第3页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doc_第4页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望岳》教学设计方案(吕春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望岳》教学设计方案中江县御河中学  学员姓名吕春霞 课题名称《望岳》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2014年10月学习者分析学生进入到八年级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对于杜甫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杜甫前后诗风的变化,学生了解的不是很多,本课正好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年轻时充满远大理想的杜甫。学习诗歌,朗读是重点,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因此,朗读指导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杜甫年轻时的远大志向和雄心壮志。二、过程与方法1.以读带悟,通过反复品读

2、课文,了解诗中的情感。2.学习通过重点字词理解诗句含义的方法。三、知识与技能1.学习通过不同角度描写景物方法。2.学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1.以读带悟,通过反复品读课文,了解诗中的情感。2.学习通过重点字词理解诗句含义的方法。3.学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资源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1、了解五岳并欣赏泰山风光:佛光云海、十八盘、南天门、石刻。(ppt展示)2、让学生谈谈感受。3、引入课题。教学活动2一、介绍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

3、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      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

4、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二、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活动3初读感知:一、ppt展示“夫”和“眦”的读音,注意通假字“曾”。二、学生自由朗读。三、学生谈读后感。四、全班齐读。五、教师指导朗读,并范读。六、全班再次齐读。教学活动4品读词句: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

5、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岱宗,泰山的别称。夫fú,语气助词。未:没有。了:完。   前句写初见泰山时欣喜惊讶仰慕的情形;后句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山南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造化:大自然。钟:汇聚 阴阳:山南山北。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神奇秀丽。割,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看见欲归巢的飞鸟。荡:荡漾;曾:通“层”;决眦:睁大眼睛。   表现

6、出泰山极高极幽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望)终要要登上泰山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会显得矮小。会当:终当、终要,凌:登上,绝顶:最高峰。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教学活动5问题探究:1、这首诗以哪个字为线索?   “望”。2、本诗写出了泰山的哪些特征?   高大巍峨,神奇秀丽。3、从哪些角度写山的?    远望、近望、细望。4、从泰山的形象中你体会到诗人的什么形象?   朝气蓬勃、抱负远大,充满雄心壮志,想要实

7、现人生理想,攀登人生巅峰。5、 找出名句并赏析。(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

8、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2)      会当凌绝顶,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