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萃余液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 COD 的研究.pdf

赤霉素萃余液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 COD 的研究.pdf

ID:55806319

大小:1.06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3

赤霉素萃余液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 COD 的研究.pdf_第1页
赤霉素萃余液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 COD 的研究.pdf_第2页
赤霉素萃余液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 COD 的研究.pdf_第3页
赤霉素萃余液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 COD 的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赤霉素萃余液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 COD 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亿学与生物互程2014.VoI.31No.08团Chemistry&Bioengineeringdoi:10.3969/j.issn.1672—5425.2014.08.016赤霉素萃余液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COD的研究张金儿,刘义雄,毛玉华,朱江萍,叶晓斌,肖芳,涂国全(江西新瑞丰生化有限公司,江西新干331307)摘要:为提高赤霉素萃余液中COD降解率、减轻赤霉素萃余液对废水处理站运行负荷的压力,对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筛选获得“三耐”高效微生物(菌或菌群).并以赤霉素萃余液为发酵基质.免蒸静止连续发酵获

2、得高效降解赤霉素萃余液COD的微生物茵群。该混合茵群在赤霉素萃余液中能较好生长繁殖,培养7d后,赤霉素萃余液COD从约l00000mg·L下降到约40000mg·L~,COD降解率达60以上.为萃余液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关键词:赤霉素萃余液;有机物高效降解茵株;免蒸静止连续发酵;COD降解中图分类号:TQ9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25(2014)08—0057—04赤霉素是植物五大激素之一,主要由藤仓赤霉菌及其变种通过液体深层有氧发酵而得。赤霉素萃余液//一\是赤霉素浓缩液经溶媒萃取后的高浓度有机废

3、液,具_鬻Ir#//,"鬻器嵩有显著的“三高”特点:高酸性(pH值≤2.2)、高盐(盐.浓度≥1O)、超高有机浓度(≥i00000mg·L-1),一般菌在此废液中难以存活L1]。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降解赤霉素萃余液中COD的技术路线初步可行[1],但降解效果并不理,想。作者在此通过富集培养筛选得到“三耐”(耐酸、耐翼翼/疆疆强盐、耐高浓度有机物)的高效降解赤霉素萃余液的不同次复}/,t/_∞赣翻llI类型的微生物(菌或菌群),并通过不同类型微生物的n丌丌I1,/、摇敝次复筛●:\}\{\\科学配伍进行免蒸静止连续发

4、酵,对赤霉素萃余液进复筛圈‘■l衄矗1llH”行高效降解,拟为抗生素发酵萃余液的处理开辟新途//次复筛蹦径,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图1定向富集培养分离筛选流程Fig.1Processofredirectenrichment,isolationandscreening1实验1.1材料保污泥、小便池及营养丰富的土壤等地深2Ocm处取赤霉素萃余液,江西新瑞丰生化有限公司;xm土壤500g左右,装于牛皮纸信封或塑料袋中,记录土菌,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样来源并编号。将采集的土样于37℃培养烘干,然后1.2方法用木

5、棒将烘干土样压成粉末,备用。1.2.1定向富集培养分离筛选流程(图i)1.2.3不同pH值赤霉素萃余液的制备与分装1.2.2土样采集取赤霉素萃余液3份,缓慢加入6tool·L分别从长期堆放赤霉素发酵液滤渣场地、稻田、环NaOH溶液,分别调pH值为5.0、6.0和7.0,等量分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O12BBG7O266)收稿日期:2014—04—10作者简介:张金儿(1972-),男。江西新干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菌种选育和发酵工程,E-mail.zje263@126.corn。张金儿等:赤霉素萃余液降

6、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COD的研究/2014年第8期装于若干小试管中。1.2.7免蒸静止连续发酵1.2.4富集培养1)小试1)第一次富集培养在25OmL三角瓶中装入pH值为6.0的赤霉素每次做2O个土样。每个土样取1g左右放入上萃余液100mL,按1O~15的接种量分别接入筛述试管内,用棉塞塞试管口。其中pH值5.0、6.0、选所得单株高效菌或配伍菌,在28~32℃发酵,从7.0各接种3支,分别置于2O℃、28℃和37℃温箱中41h开始取样检测COD值、固含量和pH值。培养4~6d后观察培养液的颜色并检测pH值。以2

7、)中试不接种土样为对照。分别对颜色和pH值变化显著的在100L发酵罐中加入8OLpH值为6.0左右的富集管取样涂片进行显微观察,以确定培养液中是否赤霉素萃余液,在28~32℃发酵,接种后2d内少量有微生物并初步确定是细菌、放线菌、霉菌还是酵母通气,2d后停止通气,每天搅拌3~4次,每次10菌。将颜色和pH值无明显变化的富集管弃去。min。接种量和检测项目与小试相同。2)第二次富集培养1.2.8分析检测分别取第一次富集培养中确定有微生物的富集液颜色:目测。接种于对应的pH值培养液中,在对应的培养温度下pH值:采用pH酸度计

8、测定。进行第二次富集培养,3~4d后观察培养液的颜色、菌体形态:涂片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检测pH值.并进行镜检。固含量:采用离心沉淀法测定,于4000r·rain3)第三次富集培养离心10rain,按下式计算固含量:取第二次富集液同法进行第三次富集培养。N~!it-X1001.2.5分离COD值:于4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