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灵山景区左溪客运索道正文.doc

上饶县灵山景区左溪客运索道正文.doc

ID:55757703

大小:8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05

上饶县灵山景区左溪客运索道正文.doc_第1页
上饶县灵山景区左溪客运索道正文.doc_第2页
上饶县灵山景区左溪客运索道正文.doc_第3页
上饶县灵山景区左溪客运索道正文.doc_第4页
上饶县灵山景区左溪客运索道正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饶县灵山景区左溪客运索道正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概述1.1拟建工程概况为改善上饶县灵山景区的旅游环境,完善旅游设施,上饶县灵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拟在景区内建设一条架空客运索道,全长2926m,上下站高差约867m,由上、下站及14个架位点构成。建成后,将以索代步,同时为游客提供了从空中俯瞰佳境的优越条件。受上饶县灵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我院承担该景区架空索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1.2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勘察阶段:施工图设计勘察阶段。本次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是:查明站点及架位点基础范围内岩土层的分布、埋藏条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对站点及架位点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深度、水位

2、变化规律,判定环境水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腐蚀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地基变形计算所需的各项参数;对站点及架位点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1.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外业工作始于2012年2月14日,止于2012年3月17日。内业工作于2012年3月20日完成,并提交本报告。勘察工作先进行地面工程地质调查,后采用钻探与探槽、探井相结合的勘察手段,每个支站均有勘察点控制。为查明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主要岩土层均进行岩土样测试及标贯测试。钻孔、探槽、探井的深度符合规范要求,岩土样测试及标贯测试数量满足要求。本次勘察土样、水样及岩石样饱和状

3、态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由本院实验室所承担。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钻探m/孔119.2/182探井(槽)m3/个23.1/183工程地质调查点个364岩石样组6饱和状态单轴抗压强度块365原状样组4常规项目测试7水化学分析样组1简分析及侵蚀性CO2测试1.4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为乙级。严格执行以下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建筑地基基

4、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6)、《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DBJ10—5—98);(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8)、《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9)、《上饶县灵山左溪客运索道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2.1自然地理上饶县灵山风景区横亘于上饶县北部,跨越上饶县茗洋、湖村、清水、汪村、石人、望仙、郑坊、华坛山等乡镇,西界横峰县葛源镇,北与德兴市饶二镇接壤。景区内有上饶至德兴、上

5、饶至石人、汪村、望仙、郑坊、华坛山、藩水、湖村、茗洋等乡的公路贯通,交通方便。2.2地质环境条件2.2.1地质构造上饶县灵山风景区位于杨子地块江南岛弧南缘怀玉山褶皱带南侧,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自晚元古代以来,历经晋宁期、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等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北东向构造为区内主体构造,主要褶皱轴向、岩体的长轴延伸方向,主干断裂及断裂带、成矿带等,均呈50~65度方向展布,根据近年江西省地方区域资料,结合本次勘察调查表明,场地内未见大型活动性地质构造形迹。2.2.2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据本次工程地质调查、挖探、钻探等手段揭露,拟建建筑场地区域地层

6、岩土分布按其特征,可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7个亚层,其工程地质特征详述如下:第(1-1)层:耕土(Q4pd),仅在场地6#、7#支架处有所揭露,层厚0.00~0.50米,层顶埋深0.00米,层底标高327.14~395.57米,采芯率100.00%。灰色,软塑状,潮湿,土质不均,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含少量有机质及植物根须腐殖质,稍有异味。低韧性,干强度低。第(1-2)层:粉质粘土(Q4dl+el),在场地大部分地表表层有所分布,层厚0.40~2.60米,层顶埋深0.00~0.50米,层底标高167.48~1041.56米,采芯率92.00~100.00%。浅黄色、褐黄色,稍密,

7、干燥-稍湿,可塑-硬塑,主要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含少量碎石,干强度高,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小刀切口处略粗糙。第(2-1)层:强风化千枚岩(Zz1q),主要分布于场地下站站房至7#支架地域范围地质表层,层厚0.00~1.30米,层顶埋深0.00~3.10米,层底标高166.28~393.27米,采芯率86.00~93.00%。浅褐黄色,浅青灰色,岩石风化较强烈,保留原岩结构痕迹,岩芯大多呈砂土状、碎片状,局部碎块状,偶见极少量短柱状,手掰易断,岩体破碎,表层用镐铲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