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734538
大小:540.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05
《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翻译生态环境”解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方园艺2014(17):89~93景观·园林花卉·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翻译生态环境’’解读陶潇婷(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12)摘要:国内将生态学的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而翻译生态环境正是生态视角的翻译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现将对比、考辩2项研究中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结合苏州园林景点名称英译的翻译实践,解读其翻译生态环境具体构成要素,以期对进一步明确这一术语的概念外延产生积极意义。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生态翻泽学;翻译生态学;对比;苏州园林景点名称中图分类号:TU986.5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09(2014)17一OO89一O5197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了“人与生物圈”的本土翻译理论。它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将达尔计划(简称为MAB),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思潮。目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借助翻译前,生态学研究早已超出生物学的范畴,扩大到其它领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域,出现l『人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旅游生态学、生态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归依,以翻译生态、文本生文艺批评、生态美学、教育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和态、‘翻译群落’生态及其
3、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跨学科综合研究¨1]。以生态的思想来研究翻译也是其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翻译本质、过程、中一个新兴领域。在国际翻译界,早在1987年Peter[-]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进行综观和描述”],在《ATextbookofTranslation》第九章论述翻译过程中是一种生态范式的译学研究。该理论视阈下的翻译是文化介入的五大要素时就提到了地理环境等生态要素,一种“泽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_6]。译者体现了翻译活动的生态学特征。国内将生态学的成果进行翻译时,需要从“三维”(语言维、
4、交际维和文化维)着引入翻译研究影响较大的学者主要有胡庚申和许建忠手,使译文能够达到最佳整合适应选择度。2位,分别构建了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并出版了相翻译生态学最初是爱尔兰著名翻译理论家Mi—关专著和系列论文。生态视角的翻译研究,“就得从分chaelCronin在《TranslationandGlobalization)~书中正析翻译的生态环境人手”【1]。目前,翻译生态环境的相式提出的。他指出,全球一体化引发了语言生态系统的关论述多侧重于理论层面,详见胡庚申[-3-7]、许建忠口]、方脆弱性和一些语言前所未有的消亡速度。因此,
5、翻译应梦之【】、刘爱华。_、韩巍n等,鲜有结合具体实践探讨该维护语言多样化,传递文化和语言的独特性_l1引。Cro—翻译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的研究。“作为生态翻译学的核nin虽然提出了翻译生态学这一术语,但并没有做系统心概念之一,翻泽生态环境的概念外延还在不断调适和性探索。许建忠受此启发,建立起一套具有专门的研究扩展。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应当进一步加强”_6]。现将对对象和任务以及特定研究领域的独立理论体系,于是有比、考辩2项研究中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结合苏州园林了《翻译生态学》这部专著。和生态翻译学以适应选择景点名称英译的翻译实践,解读其
6、翻译生态环境的具体论为原理不同的是,翻译生态学依据的是生态系统、生构成要素,以期对进一步明确这一术语的概念外延产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和机制,以此来研究各种翻译积极意义。现象及其成因。该理论主要涉及翻译生态环境及其因l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子、翻译生态结构(包括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翻译生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是胡庚申提出的全新态的层次分析、翻译水平结构、翻译生态的分布模式,同时还探讨_『“限制因子定律”、“最适度原则”、“局部生态作者简介:陶潇婷(1981一),女,江苏泰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效应”、“翻译生态系统的
7、整体效应”、“翻译生态的边缘效为生态翻译学与旅游翻译及翻译教学。E-mail:txt333@163.corD..应”等一系列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翻译生态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基本规律,如平衡与失调、良性循环、竞争机制与协同(2014SJ1)22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资助项目(13Jssk~whⅥ19)。进化、迁移和潜移规律、富集与降衰规律等口]。收稿日期:2O14—04一O1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同为生态学和翻译学交89·园林花卉·景观北方园艺2014(17):89~93叉的
8、产物,名称上又很接近,不免让人产生混淆之感。与胡庚申一样,许建忠也认为翻译生态环境有着不同层有学者认为:2项研究有一定的交叉性,但更多的是互补次,他从3个角度和3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翻译为中性差异,是一种“背靠背”的关系Lg]。二者交集之一就在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