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doc

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doc

ID:55713205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6

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doc_第1页
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doc_第2页
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doc_第3页
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doc_第4页
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摘要:探讨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与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选取包头市150名学生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提高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对学校的适应能力。关键词: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4-0058-0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和就业,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随之进城居住和上学,他们成了城市中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数量已达到不容忽视的

2、规模,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我们称之为流动儿童。作为城市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生活,尤其是学校生活中可能会面临许多新挑战。如教育环境的变化,原有学习基础不适应城市学校要求,新的人际关系需要建立等等。近年来,心理学也开始了对这一都市新型青少年群体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普遍显示,与城市非流动儿童相比而言,城市流动儿童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心理发展问题。对此本文期望以包头市流动儿童为例,探讨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希望结论不仅有助于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现状,而旦能够为更好地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实证依据。一、相关概念解读本文首先对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1.学

3、校适应。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中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满足自己的需求,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2.自我效能感应。自我效能感应是班杜拉(A.Bandrua)1977年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二、研究方法概述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问卷189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其中流动儿童97人,本地儿童53人。问卷调查包括5个维度,具体包括同伴关系、老师关系、学校环境、自我评价、学习适应。问卷设计问题30个,采用5点计分,“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得分分别为1到5分,分值越高代表学校适应性越好。本文以150个调查结果作为研究样

4、本,通过对150份有效问卷进行编码,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对数据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1.本文通过对不同户籍所在地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各维度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结果见表1。表1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各维度的差异由表1可知,本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无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一方面有可能因为研究的被试数量较少,不足以代表总体,其结果难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或者是因为施测环境过于嘈杂对测量的外部信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包头市流动儿童的家

5、长虽然每天为生活奔波,但并没有减少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反而因为孩子生活环境的改变,加大了对孩子的关注。并且也可能因为流动儿童引起了包头市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在学校,流动儿童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使这些流动儿童能够在很好的环境中学习和发展。综上因素导致了所测得的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无显著差异。在包头市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的比较中,老师适应这一维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流动儿童的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其余维度中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无差异。笔者认为,一方面有可能因为研究的被试数量较少,不足以代表总体,其结果难以对总体牲进行概括;或是因为施

6、测环境过于嘈杂对测量的外部信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包头市的流动儿童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老师考虑到由于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包头,导致生活环境造成巨大改变,所以流动儿童相对于非流动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当来到新的学校时,就得到了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所以在老师适应这一维度上流动儿童的得分没有比非流动儿童低,反而比非流动儿童高。2.本文通过对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表2流动儿童不同年级的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各维度差异本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四个年级在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差异显著,初一年级的得分最高,小学六年级的得

7、分最低。这可能因为小学六年级的儿童面临着即将升初中的考试压力,功课繁多,面对学校生活中的事情也更加敏感,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也容易产生波动,自我效能感也随之降低。初一年级的得分最高,是因为儿童从小学进入初中,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渴望单独处理事情,体验自主带来的成就感。而旦有研究发现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觉得孩子进入初中就意味着长大,教育方式有所调整。因此,主观和客观条件都间接满足了流动儿童的需要,增强了其自我价值感,提高了自尊水平。对于本研究学校适应的五个分量表的调查中,老师适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