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及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成本效果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及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成本效果分析III作者单位:225600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通讯作者:仇丽琴【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成本差异。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分析两组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4.10,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6.15,在获得相同效果情况下,
2、观察组所需成本小于对照组。结论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且成本小于美托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方案。【关键词】高血压;美托洛尔;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成本;效果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控制血压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选择临床效果佳且成本低的降压方案有助于降低患者医疗成本。本文观察两种不同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
3、心功能不全患者、冠心病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以上患者均对本试验知情同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3岁,平均(58.6±6.1)岁,其中轻度高血压22例,中度高血压18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7〜74岁,平均(59.1±7.3)岁,其中轻度高血压24例,中度高血压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分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5mg口服,1次/d;同时服用美托洛尔(
4、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0mg,2次/d。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2次/d,同时服用美托洛尔50mg,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1.3临床效果评定标准舒张压下降大于20mmHg为显效;舒张压下降范围为10〜19mmHg为有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n,%)2.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药物经
5、济学中涉及的成本包括药物成本、检查费用及给药费用和时间费用等。本文中所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除了药物成本外,其他费用基本一样。由于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一样,计算1d的药物费用作为成本。苯磺酸氨氯地平每盒27元,共7粒,每粒5mg,每粒约3.85元;美托洛尔每盒10元,每盒共20粒,每粒25mg,每粒0.5元;依那普利每盒18元,每盒20粒,每粒10mg,每粒0.9元。观察组每天成本为3.80元。对照组每天成本为5.85元。两组成本效果比较,见表2。表2两组成本效果比较注: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获得相同效果情况下,观察组所需成本小于
6、对照组3讨论临床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是将治疗后的预后效果与其所涉及的成本进行比较,主要用于不同方案治疗一种疾病之间的成本效果比较。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可以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药物或同一药物的多种不同剂型,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对一种或多种方案进行比较[1]。成本效果分析中,重要的是成本效果比,也就是获得单位效果所用的成本,成本效果比越小,提示每获得一个效果单位所需的成本越小,越能为患者节约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长期地控制血压,相关的靶器官如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7、。所以,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来说,需要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这样才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了节约患者治疗成本,选择疗效佳且成本低的降压方案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3]。在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控制血压方案均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效果相似,对照组的药物成本大于观察组,经过效果成本比计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获得同样单位治疗效果时,对照组的成本显著高于观察组,所以观察组的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但临床效果佳,而且其治疗成本低于美托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方案。参考文献[1]赵静,邱家学.运用成本
8、一效果分析法对基本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中国药业,2010,19(14):17-18.[2]张远,林畅伟,陈东虹.三种高血压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齐鲁药事,2010,29(312):729-730.[3]赵秀亮.高血压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吉林医学,2010,31(7):916-917.(收稿日期:2011-06-17)(本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