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93012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5
《给毕业班的家长的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各位毕业班的家长好: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小升初的准备。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网络、杂志、书籍都有很多讨论和方法指导,我仅从个人感受谈谈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一、充分了解自己的小孩,调整好心态,不盲目追求名校。家长一定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娃娃,小学就学得很吃力(以我观察,平时测验上不到90分),盲目追求名校,并不一定是好事,成就了面子,苦了全家。以我校为例,有些摇号生由于学习差(会公布各次考试排名),学生在校不快乐、不自信,影响其发展。进校后进退两难,拖不走。二、适应“从亲切到严厉”的教学风格的变化。教师变化:小学没有升学压力,教师有更多时间在探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现科学教育
2、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方面进行研究,做得也较好,表现在语言亲切,鼓励性话语较多;中学教师面对升学压力、面对中考,则更要求规则、自律、严格,有时甚至比较严厉。学生变化:小学生多数对老师讲课深信不疑,随年龄增加,有些变化。他们-方面对老师的要求重视、信赖,另一方面由于自信心、自主性的加强,他们自认为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力,遇事爱辩论,维护自己的观点,心智其实极不稳定、成熟,身体心灵不协调。众多的变化导致一些娃姓不适应严厉的教学风格,不适应中学式批评(尤其是小学追求完美、受表扬多的优生和常受批评的学生),此时家长的态度和引导就显得极其重要,遇到娃娃的各种抱怨及问题时注意保持冷静,一定与班科老师
3、协调一致,面对要求:对——接受,不对——调整。即便家长另有看法,可与老师沟通,但却不宜在心智不成熟娃娃面前显现。三、适应中学快节奏。时间变化:时间缩短。小学6年,初中3年。内容变化: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发生较大变化。初中主要考试学科——语、数、外、物、化、史、地、生、政等多门,且知识多、范围广、难度大。问题及应对:1、限制作业时间。娃娃会感到时间不够,作业做不完。由于没时间消化知识,考试也会不理想,影响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甚至影响身体发育。作为家长,我有时明显感到娃娃拖沓,半小时的作业量,可以做2、3个小时,甚至更久。所以,必须要求作业时间。较为理想的状态是现在6年级,每天6、7点以前完成
4、。进入中学会加长,8、9点以前完成。若不能完成,则需引起充分重视,加强沟通,了解娃娃在校作息时间、学习状态、知识过手情况等。2、按教师要求学习,从依赖到自主。有些娃娃会感到初中教师讲课太快,跟不上课堂节奏,时间一长,自然效果差,作业时间就会加长,加之老师憋得紧,压力之下甚至出现抄作业状况。因此,预习、复习、单元总结等学习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小学,课程相对较少,时间相对宽裕,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的依赖性强,即使不定计划、不预习、不做总结反思,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多聪明的孩子都能轻松得“优”O若仍然用这种学习方法面对科目增多、难度加大的学习,会很容易掉队。其实,中学老师都会有预习
5、、整理等要求,只是娃娃认识不同(有些娃娃认为老师不天天检查的作业不是作业),落实到位情况不同,学习效果则不同。引导娃娃按老师的要求学习,清晰学习思路,自定学习计划,自主的进行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缺一不可。优秀的娃娃有时间还可进行课外拓展。听课,这一环节相当重要,听课没解决好,课外补再多课都没有意义。课堂上全力以赴是必须的。有的娃娃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很短,20分钟都达不到;还有的容易受环境干扰,课堂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分散其注意力,听课断断续续,本来就没有建立好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样一来,所学知识就更加零碎、不系统,效果可想而知。强调应慢慢学会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一边
6、笔记的本事,多种感官都要同时参与活动。家长可多翻翻姓娃的笔记本(或书,有的老师要求记到书上),要求他们笔记应有延续性,不可三天两头换本子,以提高学习效率。就听课效果而言,就有听憧了,但不能正确作业;听憧了会做作业;听懂了,会做作业,还能举一反三等儿个层次。作业,检查听课效果的有力手段。每天按老师部署及时完成,效率很重要!一方面,听课效果决定着作业的时长和质量,另一方面严禁杜绝边做边玩的坏习惯。作业前应先复习书和笔记。就数学而言,开始要重点要求步骤,对题目解答交待清楚,不能出现跳步现象。小学题目可模仿度高,初中则变化大,可模仿性小,应鼓励娃娃从模仿——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多做,不依赖老师
7、,转为自己的思路。加强改错,坚持先改错后作业,坚持改后3天反复……作业质量也分为儿个层次:做了,差;做了,完成;做了,且拓展等。俗话说:“中等分数,靠老师;优生,靠家长。”我校基地班是比较好的例证,表面学生强,其实,家长强。尤其在引导总结和学习拓展方面。总之,我认为现在的监控和适当的强制叫“扶",其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放”,多与娃娃沟通,问问在校情况,多与老师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问题比较严重了,老师才会请家长),多看看娃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