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doc

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doc

ID:5569268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5

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糖尿病高渗状态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高渗状态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通过分析我中心2000^2007年40例糖尿病高渗状态的诊治资料。结果:临床治愈好转38例,死亡2例。结论:糖尿病高渗状态起病缓慢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被诱发因素和一些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表现掩盖而误诊、漏诊,治疗中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合理的胰岛素的应用对疾病的转归十分重要,及早发现先兆症状及时干预对预防本病的发生不容忽视。[关键词]糖尿病;高渗状态;诊治;分析[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108-02糖尿病

2、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hyperosmolarstatus,HHS)是糖尿病(diabetesmel1itus,DM)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大多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相当一部分病人在起病前可无明确的糖尿病史,临床上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引起血糖急剧升高的因素,同时伴有严重脱水,导致血糖显著升高。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严重者昏迷,死亡率高[1]。由于本病起病缓慢,易被一些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表现掩盖而误诊。现将我中心于2000^2007年住院的4

3、0例HHS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HHS诊断和DM诊断标准参照[2]。40例HHS患者均为2型DM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4500岁,平均年龄60.6岁。其中31例有DM史,病程3个月〜10年9个月,平均为4.4年。9例无DM病史。1.2临床表现:症状:口渴、多饮、多尿症状新发或症状加重者15例,恶心、呕吐和腹泻者6例,皮肤干燥、弹性减弱、眼眶凹陷等严重脱水表现者28例;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者5例,嗜睡4例,烦躁不安、澹妄3例,发热8例,咳嗽等呼吸道症状12例,轻度昏迷6例,中度昏迷8例,重度昏迷7例。1.3实验室检查:本组病例白细胞计数4.5^23.8X

4、109,尿糖(++〜++++),尿酮(-〜++),尿比重1.020~3.098,血糖28.8〜65.2mmol/L,血钠140~170eitio1/L,血钾3.0~6.8mmol/L,血尿素氮10.8〜32.2mmol/L,血浆渗透压340"382m0sm/Lo1.4临床确诊时间:入院后24h内确诊20例,入院后24~48h内确诊13例,入院后48〜72h内确诊5例,入院后>72h内确诊2例。1.5误诊情况:40例患者中首次误诊22例(55%)o其中9例无DM史患者中,首次误诊为脑血管意外5例,高血压脑病2例。31例有DM史患者中,首次误诊为脑血管意外7例,中毒性肺炎4例

5、,感染性休克6例,尿毒症2例。1.6治疗:通过积极大量补液、小剂量(短效)胰岛素(RI)静脉持续滴注(0.lu/kg•h),当血糖下降至16.7mmol/L开始输入5%葡萄糖液并按每2〜4g葡萄糖加入lu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处理诱发因素和其他并发症,直至病人诸多生命指征平稳而脱险。2结果本组病人治疗后随机血糖下降至16.7mmol/L,平均时间为10.8h,使用RI剂量平均86u。临床治愈好转38例,死亡2例。3讨论3.1误诊与未能及时确诊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由于本病起病缓慢,最初表现为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或食欲减退,以致常常被忽视。渐出现严重脱

6、水和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发应迟钝、烦躁或淡漠、嗜睡,逐渐陷入昏迷、抽搐,晚期尿少甚至尿闭[2]。老年病人多合并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慢性疾患,在急性感染、夕卜伤、手术、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下易急性加重,功能失代偿。本病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被一•些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表现掩盖而误诊,尤其是既往无DM病史以HHS为首发者,极易误诊漏诊,延误诊断。误诊时间越久,患者严重脱水、低血容量、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细胞内脱水等病理状态持续时间越久,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机会越大,病死率就越高。本组入院48h后才被确诊者7例,最后死亡2例(28.6%)。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极高。近年

7、来由于患者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多数患者能坚持服药与随诊,使得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而十年前报道仍高达15%〜20%[3],而本组病人的病死率为5%,可能与我们近年来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以及加强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人员的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强化有关。对诊断不明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不应盲目大量输注葡萄糖液、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以免耽误和加重病情。3.2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消除高渗状态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血浆高渗状态所引起的脱水是造成患者昏迷、死亡的关键。高血糖、高血钠是导致高渗状态的主要原因。①尽快恢复病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