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pdf

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pdf

ID:55685274

大小:459.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4

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pdf_第1页
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pdf_第2页
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pdf_第3页
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pdf_第4页
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3期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I.35N0.32014年5月JournalofJinggangsh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y.2014文章编号:1674-8107(2014)03—0092—06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骆兵(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o13))摘要: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视戏曲为“小道”、“末技”,常常依仗国家意志和法律手段对戏曲动辄排斥或者禁毁,使得戏曲难以登阶入室,跻身文学艺术大家庭的殿堂。自宋代以来,有识之

2、士不遗余力地为戏曲呐喊、正名。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绵延不绝。其中,明末清初的李渔是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中的典型事例。李渔克服“穷骨”、“恶岁”、“砚田糊口”的生存困境,敢于直面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为戏曲身份认同矢志不渝地贡献了毕生精力。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近世王国维为戏曲正名奠定了深厚的学理基础。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关键词:戏曲;身份认同;李渔;贡献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8107.2014.03.016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戏曲身份是指成的戏曲理论.形塑

3、了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戏曲具有中华民族独特艺术风格的美学属性和本本源施展与冲突中的典型事例。李渔(161l一体特征。戏曲身份认同是指人们对戏曲的美学属1680)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大家,适逢性和本体特征的归属意识。中国古代戏曲源远流明清鼎革之际,在不能“立德”、难以“立功”的境况长.从原始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混沌艺术下,生无一锥土,常有立言心,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发端.经过漫长岁月的各自发展,至宋代臻于成熟地把终身献给了通俗文学和文化艺术事业,所创并正式融合形成。之后,元杂剧和明清传奇以其别作的数以百千万字的作品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具一格的

4、形态蔚为中国古代戏曲史两座巍峨雄壮诸如文学、戏曲、音乐、绘画、书法、篆刻、雕塑、建的高峰。但是,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视戏曲为筑、园林、种植、历史、中医药、养生、美容、旅游、餐“小道”、“末技”,常常依仗国家意志和法律手段对饮、印刷、出版、营销、装潢、工艺美术、服装设计、戏曲动辄排斥或者禁毁,使得戏曲难以登阶入室,教育等,其中许多方面都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创造跻身文学艺术大家庭的殿堂。自宋代以来,有识之才华和真知灼见,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乃至民族士一如既往地为戏曲呐喊、正名。戏曲身份认同的文学艺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古代戏曲现实本源施展与矛盾冲突绵延不绝。

5、直至20世纪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中,李渔以“桃源初,王国维的专著《宋元戏曲史》问世,才使戏曲的笑傲”的精神为戏曲身份认同做出了难以磨灭的独立学科定位即身份认同得以真正确立和实现。卓越功绩。具体而言,李渔在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纵观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历史,明末清初的本源施展与冲突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李渔以倔强的品格、丰富的戏曲创作实践和集大面收稿日期:2013—12—0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学视域下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2BZW01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42);

6、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研究”(项目编号:12WX12)。作者简介:骆兵(1956一),男,江西南昌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与戏曲批评研究。第3期骆兵: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93一是通过创作戏曲作品,丰富与认同戏曲本所归。这与封建文人士大夫的评价截然相反,例体及其身份内涵。如,李渔同时代的袁于令曾担任过荆州太守,在戏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其本体形而《娜如山房说尤》中肆意指责李渔及戏曲作品。他下的主要部分是由无数戏曲作品充实并构建而说:“李渔性龌

7、龊,善逢迎,游缙绅间,喜作词曲小成。李渔在杭州和南京生活期间,先后共创作了说,极淫亵。”由此可见。李渔置身戏曲身份认同的十部传奇,即:《怜香伴》(1651)、《风筝误》(1652)、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环境不同寻常。《意中缘》(1653)、《玉搔头》(1655)、《奈何天》二是通过撰著戏曲理论。构建与认同戏曲本(1657)、《蜃中楼》(1659)、《比目鱼》(1661)、《凰求体及其身份内涵。凤》(1665)、《慎鸾交》(1667)、《巧团圆》(1668),后戏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其本体形而人合刻称《笠翁十种曲》。这十部作品在戏曲身份上的主要部分是由

8、无数戏曲理论充实并构建而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中脱颖而出,均以喜成。明清两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