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激励机制研究.pdf

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激励机制研究.pdf

ID:55684382

大小:289.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4

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激励机制研究.pdf_第1页
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激励机制研究.pdf_第2页
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激励机制研究.pdf_第3页
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激励机制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激励机制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JOURNALOFTHEPARTY$OHOOLOFC.PC.QINGDAOMUNICIPALCOMMI丌EENo.2,2014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激励机制研究何平鸽高红(1_2.青岛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非营利组织中的中低层受薪职员与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全职或兼职的志愿者相比,在工作内容和工作动机上有显著不同,因此针对此类人群的激励机制也应“量身打造”,避免千篇一律。只有从激励的目标群体的独特需求出发,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物

2、质的、精神的多种手段进行有效的激励,才能真正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积累更加丰厚的人力资源。[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642(2014)O2一O069一O4随着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和政府职能的转成员可划分为董事会、管理层、普通职员(受薪职员)型,非营利组织在我国数量激增。由于公益性和志和志愿者四个层次。本文所谓的中低层受薪职员包愿性强、灵活性和专业性并存等特性,非营利组织弥括管理层中的中低层人员和普通职员(受薪职员)补了政府失灵

3、和市场失灵,在科教文卫、环境保护及(如图1所示)。之所以将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中低层扶助弱势群体等领域贡献突出,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受薪职员,是因为此类人员在工作内容和工作动机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大多数非营利组织正上与董事会成员、高层管理者以及广大志愿者有很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最主要的表现是组织内大的不同,相对应的对此类人群的激励方式也应与部人才流失且吸引不到新鲜血液。众所周知,任何其他人群不同。团体组织如果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就必须建立(一)工作内容的专业性与全面性的融合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人才的价值得到承认和尊重,才中

4、低层受薪职员是将董事会成员及高层管理者能保持组织的活力。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做出的战略性决策,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方案计划并制成为当今我国非营利组织赢取优秀人力资源的重加以实施的人员。由于经费有限,非营利组织的受要战略问题,薪职员数量往往较少,他们需要身兼数职,因此特别本文以激励理论为基础,结合对非营利组织的强调工作的自觉性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他们实际调查,探讨组织之中应该如何建立科学的激励往往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并且有专业特长,将自身机制,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积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大部分的时间和热情投入到公益工作中。其主

5、要职一、非营利组织中低层受薪职员的特点及激励责是执行高层管理者的命令,开发运营公益项目,为的特殊性项目的展开而动员各方资源,以及对志愿者进行招按照目前比较公认的划分方法,非营利组织的募、培训、评估和监督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合作治理研究”(12YJA81OOO8)成果之一。收稿日期:2013—12—10作者简介:何平鸽,青岛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高红,青岛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69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JOURNALOFTHEPARTY

6、SCHOOLOFCPC.OlNGDAOMUNICIPALCOMMITTEENo.2,2O14(二)工作动机的复杂性分组织仍力量弱小,内部缺少必要的人力资源激励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中,中低层受薪职员的主要机制,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收入是在组织中任职的工资收入。虽然非营利组织(一)非营利组织人员激励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工作人员也带有较强的理想性支持和志愿性,不以过分追求物质条件为工作动机,但为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管理运营的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他们必须享有组织支付的固定法律规范,实际操作中多参照《基金会

7、管理条例》、工资收入。这与非营利组织中普遍已经功成名就、《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因此组织在人员激主要以回报社会或施展才华等精神需求为目的的董励方面无章可循。这就使得许多实力较弱的非营利事会成员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情况明显不同,而像对组织因为无强制要求而直接略过人员激励环节,而待志愿者那样完全义务工作或仅支付很少的补助,那些实力较强、意图制定自己的激励机制的组织也自然也不合理。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只能依据自身情况自主制定,结果合法性常常受到质疑。(二)非营利组织中现有的激励机制效率不高在客观方面,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基于科学的

8、绩效评价,而非营利组织成员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工作绩效量化困难。尤其是组织中的中低层职员,他们负责项目运作的全过程,不同质量的项目实施计划、不同程度的资源动员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实施效果。因此通过对完成任务质量的模糊评定来确定奖罚,会让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并不能很好的起到激励员工、挽留人才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