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doc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doc

ID:55678470

大小:8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24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doc_第1页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doc_第2页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doc_第3页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doc_第4页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产学研合作,是联合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三类技术创新主体为了共同日标和共同利益,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逐步实现科研一产品一市场一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产学研合作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和高校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可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仍然是我国建设

2、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选择。bl前,产学研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产生了积极的成果,但是由于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参与,产学研合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开创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后来在80年代被引入我国。产学研合作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就紧密地联系者企业生产和高校教育实践,对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研究相对较少,我国部分学者以非主流经济学理论对产学研合作形式进行了分析。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环节,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产学研合作理论比较丰富。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既

3、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内部转移,也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移(王娟茹、潘杰义,2003;王艳等,2009)o在此基础上,曾德明等(2009)将超循环理论引入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分析,具体分析了知识转移超循环系统中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并强调了知识木身属性对知识转移的障碍°在高校、企业、政府等不同的主体进行产学研合作时,由于各自的利益出发点的不同,存在着大量复杂的冲突,杨东升、张永安(2007)将冲突分析理论用于产学研合作分析,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冲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最可能直接出售科研成果,并希望企业采取参与合作研究的行动,而政府的选择是“支持”。

4、产学研合作连接着技术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供应链理论可以认识其中的局限性,比较适合的是引入供需网理念(倪明,2009)o根据系统理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典型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动态性(张永安、张路,2008)。陈士俊、柳洲(2008)在产学研三个创新主体的基础上,加入了政府、中介机构、市场三个元素,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的“钻石琥珀模型”。二、产学研合作模式我国于1992年开始大力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大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逐步加入到产学合作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各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利适用

5、范围,如何选择最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要视实际情况来定。(一)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类型根据主导者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型、学校主导模式、校企联合共建模式(毛钟红、余国杨,2009)。根据知识转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技术转让与协作模式、契约联合模式、产学研集成-体化模式(王娟茹、潘杰义,2002;王艳等,2009)。孙刚(2009)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四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即高新技术科技园区模式、联合共建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模式、企业附属研究院、项曰联合模式。王伟(2009)分析了安徽省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现行模式,基本与孙刚(2009)提出的模式一致。王文岩等

6、(2008)根据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的不同,分为市场自发模式、政府引导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上,张玉强、宁凌(2009)专门探讨了政府介入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分为政府指令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和和谐互动模式。谢科范等(2008)把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其中,传统模式包括成果转化模式、项日委托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现代模式包括合作研发模式、平台运作模式、战略联盟模式。(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评价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一种技术创新形式,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高校办学模式,围绕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的问题有较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很多

7、模式中高校自身职能定位不清,忽视了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日标,对于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中学武,2001;毛钟红、余国杨,2009;陈晓梅,2009;刘光辉、后小仙,2009)。王伟(2009)分析了安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认为现有模式下,产学研对接基本还处于间歇共生状态,企业与大学的联系与合作普及化程度不高,合作内容仍然较少,范围较为狭窄,科技供需信息交流沟通不够紧密和及时,信息传输管道也不够通畅,大学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不高。尽管高校产学研合作械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多样化的模式中仍然存在着一种最优化的模式,中学武(2001)设计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