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戏剧观念.pdf

老舍的戏剧观念.pdf

ID:55659657

大小:548.5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23

老舍的戏剧观念.pdf_第1页
老舍的戏剧观念.pdf_第2页
老舍的戏剧观念.pdf_第3页
老舍的戏剧观念.pdf_第4页
老舍的戏剧观念.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舍的戏剧观念.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1月文化艺术研究Jan.,2014第7卷第1期StudiesinCulture&AItVoI.7No.1文章编号:1674-3180(2014)O1-0051-08老舍的戏剧观念洪忠煌(浙江传媒学院,杭州310018)摘要:老舍的文学理想是“从俗文学走向灵的文学”,但这两者之间有内在矛盾,其在话剧创作中就呈现为宣传剧与审美认识戏剧的平行发展,后者(以《茶馆》为代表的史诗剧/寓言剧)终于在象征的现实主义基础上克服了戏剧观念的内在矛盾。关键词:戏剧观念;宣传剧;现实主义中图分类号:I207.3文献标识码:ALaoShe’SDramaticIdeasHONGZhong

2、-huangAbstract:LaoShe’Sidealaboutliteratureistodevelopfrombeing“popular’’to“divine”.butthereexistinnercontradictionsbetweenthetwo.Thisideaisshownthroughtheparallelcreationofplaysforpublicityandthoseforaestheticunderstanding,whilethelatterfinallyovercometheinnerconflictofdramaticideasonthe

3、basisofsymbolicrealism.Keywords:dramaticideas;playsforpublicity;realism等),甚至心甘情愿地从事“遵命文学”,写作两个老舍歌功颂德的宣传剧;另一个老舍则视野开阔、学贯中西且受过西方人文精神和启蒙思想的洗礼,老舍的整个创作道路和文学主张所呈现出来具有诗人的崇高追求和悲悯意识,以表现人类灵的作家面貌似乎有“两个老舍”:一个老舍是提魂为己任,胸怀“灵的文学”的终极使命感。倡俗文学的,是随时准备“尽着宣传与教训的这“两个老舍”有统一的一面,“从俗文学责任”(《通俗文艺的技巧》)的,为此而愿意利走向灵的文学”也是

4、老舍的文学理想;但“两用民间传统的旧文艺样式(快板、鼓词和戏曲个老舍”之间又有难以统一的内在矛盾,这种收稿日期:201311-09作者简介:洪忠煌(1941一),男,浙江余姚人,教授,主要从事戏剧、电影史论研究。·52·文化艺术研究第7卷内在矛盾在抗战时期他抛下齐鲁大学教职和长篇现的社会现象而不深入其本质(以概念图解取小说创作计划而为宣传抗战写起剧本和曲艺时已代了本质表现),可以称之为“新自然主义”。露端倪——他忍受过“有时候真想自杀”般的就其表面模拟的逼真性而言,老舍这些宣传剧甚痛苦。但他最终从抗战戏剧创作的艰苦实践中摸至还有某种历史文献价值,后人(如当今的青索出了自己

5、独特的话剧创新途径,他以小说笔法少年)全然不知往昔情景,只要读一读老舍这写话剧,找到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式史诗剧模式,些剧本,就可体会到“大跃进”、“人民公社”使上述戏剧观念矛盾得到了初步解决。在他写于和“阶级斗争”是何等景象与氛围了。20世纪40年代初的七个抗战题材剧本中,《谁在老舍写出“宣传剧三部曲”的过程中先到了重庆》尚未跳脱以通俗情节剧套路写宣(1952-1958),他的主要代表作《茶馆》也于传剧的窠臼,而顺着《残雾》的散文化叙事体1957年创作完成了,该剧剧本在1957年7月24路子发展成熟的《归去来兮》,则为他后来创造日出版的《收获》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与此剧中国式

6、史诗剧的探索奠定了基础。相关的戏剧观念显然不属图解政策的“宣传戏20世纪50年代初,应周总理邀请,老舍自剧”观念,而是与之对立的“审美认识戏剧”美返国后,即以《龙须沟》歌颂红色政权改造观念,亦即回归话剧艺术本体所固有的审美认识北京贫民窟的功绩,此剧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功能这样一种戏剧观念。此时的老舍是实现了(新中国剧院建设之首)话剧演出的开山之作,“从俗文学走向灵的文学”理想的伟大作家,他他也由此获得中共北京市委授予的“人民艺术创造出了中国式史诗剧,找回了现实主义作家的家”荣誉称号,进而开启了在5O年代尽力配合自我。各阶段党的中心工作(历次政治运动和计划经济建设项目)的写

7、作历程。这使他在继《龙须二、从俗文学观念到宣传剧沟》之后的大多数剧作都在原有的俗文学——宣传剧的戏剧观念基础上,向诠释政策、图解概老舍一方面写出应时之作以配合连续不断的念的路子走去,写成了一系列的“运动戏”和政治运动,另一方面却潜心构思并完成了《茶“生产戏”:《春华秋实》(1952)、《青年突击馆》这样批判性的史诗剧。无论从作品内涵还队》(1955)、《红大院》(1958)。我们姑且称是艺术表现来看,这一现象都是极不协调的。怎之为老舍的“宣传剧三部曲”,每一部之间正好样解释这一矛盾现象呢?间隔三年。三部宣传剧先后配合“三反五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