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视野——从叶嘉莹和叶维廉的异同看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论文.pdf

跨文化的视野——从叶嘉莹和叶维廉的异同看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论文.pdf

ID:55646440

大小:191.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2

跨文化的视野——从叶嘉莹和叶维廉的异同看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论文.pdf_第1页
跨文化的视野——从叶嘉莹和叶维廉的异同看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论文.pdf_第2页
跨文化的视野——从叶嘉莹和叶维廉的异同看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的视野——从叶嘉莹和叶维廉的异同看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4期新余学院学报Vo1.19,NO.42014年8月JOURNAL0FXINYUUNIVERSITYAug.2014跨文化的视野从叶嘉莹和叶维廉的异同看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周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摘要:作为中国当代诗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两位杰出学者,叶嘉莹和叶维廉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二人都拥有跨文化的知识背景和学术视野,但在如何建构中国当代诗学这一问题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的态度。这一区别可以从两人的学术经历和素养中找到端倪。关键词:跨文化;中国当代诗学;叶嘉莹;叶维廉中图分类号:I20

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54(2014)04—0085—03叶嘉莹(1924一)是闻名于海内外的华人女学第一,中国之学术思想有时因传统过久而趋于者,她出身北平书香世家,时代和命运的巨流却推着停滞,因此往往需要外力之刺激始能有新的发展和她辗转于台湾、北美,晚年才回到故国。叶嘉莹先生开拓;第二,中国的思想之特质其缺点乃在于缺乏对毕生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与研究,对中国古典诗词抽象概念之推理思辨的能力,故有赖于西方思想理有着深厚的造诣,她在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论为之补足;第三,欲借西方之思想理论以补中国之利用西方文艺理论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发展和推进。不

3、足,则在接受其思想理论时自不得不同时接受其叶维廉(1937一)生于广东中山而“愁渡”到香港、台借以表现之语言。在这三点觉醒中“所当掌握的一湾、美国,同样经历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虚位和错项基本原则,那便是要将西方思想理论与中国固有位、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碰撞。叶维廉先生最早是因之文化传统相融会”。基于此,她进一步认为,中国其现代诗歌创作而建立起声望,如今他在比较诗学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在“三点觉醒”上具备了“极正和美学领域的成就更加显赫。他提出的“文化模子”确之眼光”,但所欠缺的是“如何将西方富于思辨的说在比较文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他对道家美学的理论概念融人中国传统之中

4、,为中国文学批评建立重新阐释更使中国古典美学得以与西方当代主流话起批评的理论体系”。由此看出,叶嘉莹先生在西方语进行对话和交流。文论话语体系的参照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论在思叶嘉莹和叶维廉两位先生都是当代中国诗学领辨和明晰性方面的不足,力求取长补短,主张在深入域杰出的海外华人学者,二人同具有跨文化的知识研习中国传统的同时,通过有选择地借鉴、接受西方背景和学术视野,在中学和西学方面皆有不凡的造文论来建构当代中国新的诗学体系。诣,都力图在当代语境中思考和重建中国传统文论而叶维廉先生则在其影响广泛的“模子论”中指的地位。然而,仔细探究起来,两者虽然在建构中国出中西方有

5、不同的文化模子,要想了解其文学的同当代诗学这一方面诉求相同,具体采取的理路却不与异,就需要作文化寻根。他认为:“在欧美文化系大一样,可以说他们也代表了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统的比较文学研究里,其所用的批评模子,其历史意两种不同立场。义、美学意义的衍化,其哲学的假定,大体上最后都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叶嘉莹先生要归源到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闭性’从王国维融汇中西的经验出发,结合中国文学批评的完整、统一的构思。”他质疑道:“从这一构思得来发展的历史,对中国传统文论作了深刻的检讨,并提的艺术原则是否真的放在另一个文化系统——譬如出了其解决路径。她概括

6、为“三点觉醒”和“一项基东方文化系统里——仍可以作准?”由于中国文化自本原则”,具体来说,“三点觉醒”是:成体系,与西方传统迥然相异,用西方亚里士多德以收稿日期:2013—10—23作者简介:周静(1980一),女,江西萍乡人,讲师,博士。一85—新余学院学报来的批评模子来评说中国文学并不适切。尽管叶维个人之融会结合的运用”。而叶维廉先生是外文系廉将比较诗学的目标设定为“寻求共同的文学规律出身,早期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都源自西方现代和共同的美学据点”,但他同时认为,在此过程中必主义传统。但他在赴美留学,对西方文化有了更深须避免“以甲文化的准则垄断乙文化”。因此

7、叶维廉刻的感受后,反而对其弊端有了清醒认识,转而向中更强调东西方文化在平等地位下的差异性,以及东国传统寻求思想资源和解决之道。他在中国传统的方模子对西方体系之不足的弥补。在他看来,中国道家美学中找到了与西方现象学、后现代哲学的相文化重感性、直觉,与西方文化重理性、实证的封闭通之处,认为道家美学对名制、语言、知识的否定以体系相对照。现代文明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后果显示及对自然的推崇,为西方现代文明提供了解毒剂:了作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局限性,这种单一的文化“在我们看来,庄子的“无待”,常常被视为绝对自由选择也导致了当下现代性进程中人类生存面临的困的最高典范,却必须与他

8、强调的“齐物”思想连在一境,作为中国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