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只待成追忆,喻情达意也枉然--论诗词翻译中隐喻的消解-论文.pdf

诗情只待成追忆,喻情达意也枉然--论诗词翻译中隐喻的消解-论文.pdf

ID:55643450

大小:271.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2

诗情只待成追忆,喻情达意也枉然--论诗词翻译中隐喻的消解-论文.pdf_第1页
诗情只待成追忆,喻情达意也枉然--论诗词翻译中隐喻的消解-论文.pdf_第2页
诗情只待成追忆,喻情达意也枉然--论诗词翻译中隐喻的消解-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诗情只待成追忆,喻情达意也枉然--论诗词翻译中隐喻的消解-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9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V0J.35No.92014年9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Sep.2014诗情只待成追忆,喻情达意也枉然论诗词翻译中隐喻的消解沈雨(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随着中国的诗歌越来越多被译介到西方世界,诗词的翻译标准也成为了翻译界争论的主题,诗歌的翻译的标准是“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是以作者为中心地翻译,还是以译者为本体的传达,诗词的可译性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诗的“表现”与“再现”的角度入手,分析诗歌中隐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的消解,进而说明诗歌情境的不可译

2、性。关键词:诗歌;翻译标准;隐喻的消解;不可译性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166—03一、引言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做也。从我国古人对中国的古诗词以其悠久的文化和意境的传达上闻名于诗词的由来上我们可以得知,自古我们中国人便觉得,人之世,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在阅读中国的古典诗词时,常常被那于自然有着一种天然灵动的感觉,我们能感觉自然地万物,种蕴含在诗词之外的意境所震撼,我们总是觉得译文没有并希望可以用自己所现有的能力表达出来,用平淡的语言办法像原文一样传情达意,所以在我们翻译诗词的时候也去叙述已经无法实现我们内

3、心的强烈愿望,因而,我们用一总是欲译已忘言的感受,故而,很多的翻译学家说,诗词不种有节奏的语言区效仿所感知的自然万物,于是便形成的可译,而一些文学家则更甚一步地去批评那些翻译诗词的有韵律,有格调,有平仄的诗了。我国古人常用这短小整洁人,指责他们毁坏了中国诗词的纯美,所以我们中国的绚烂且韵律十足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志,这就是我们中文化常常身处译与不译,传与不传的尴尬地位。随着国与国国人一直最为推崇的“诗言志”、“诗咏情”的说法,诗歌对于交流的与日增多,历经千年锤炼的中国古诗词已经日渐在我们中国的文人来说一直是言志、咏情的最佳方式,而在西当今的文学世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

4、位,然而,中国古诗方,当诗歌敲响了古希腊人的心弦之时起,古希腊人就把诗词独有的特点却让很多国外之名的翻译家望而却步,这其歌定义为一种模仿的艺术,他们模仿世间的万事万物,模仿中,特别是对中国诗词中的隐喻现像的翻译就足以让众多周围发生的一切,甚至将发生在自己心里的活动都用这种翻译大家头疼,中国诗词就像是淡墨山水画,各中意境,承模仿的形式表现出来,诗歌使他们的生活艺术化,而恰恰又于纸上,显于言外,在水与墨的交融中尽显乾坤。本文旨在是他们的生活丰富的当时的诗歌。而不论是东方的言志、咏通过研究诗的“表现”与“再现”特点来论证诗词翻译中隐喻情说,还是西方的模仿论,都道出了诗是诗人对内

5、心或外在的消解现象。的情、景的“表现”与“再现”。我国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二、隐喻与诗的“表现”与“再现”研究诗歌时曾指出诗歌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什么是诗的“表现”与“再现”一个是基于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一个是外在什么是诗?什么又是诗的“表现”与“再现”?事物留给诗人的印象,并由诗人经过自己理解而“再现”出人们常常用“带着镣铐的舞者”来形容诗歌的创作者,来的。不论是来自诗人内心的情感宣泄还是来自外在事物“镣铐”顾名思义就是指诗歌的格律,形式以及韵脚的限制,对诗人内心的震荡,这些都是基于人类自然天性中对纯粹而用“舞者”来形容诗人的身份则恰如其分

6、地凸显出了诗人艺术的通感而产生的。即诗歌是建立在人类天性之上的经的优雅与飘逸,脚着韵律之镣铐而能翩然起舞,限于形式之过诗人天才加工而来的艺术珍品。它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牢却仍能来去自如,存诗人的笔下,种种意境,或伤、或喜、制的。而诗歌的译文则看以概括为译者对原诗所“表现”的或悲、或乐、或愁、或悦无一不在字词的组合间跃然纸上。对情景的“再现”,不光应再现其内容,更应该再现其内容背后于诗歌的起源,中西方的理论各执一词,而其中最具代表性所隐含的诗情。质的不外乎是“诗言志”、“诗咏情”和“模仿论”。我国宋代的(二)“表现”与“再现”下隐喻修辞特点在译文中的消解理学大师朱熹曾在《诗

7、序》中写道:或有问于日:“诗何为而诗人是创作的主体,诗只不过是诗人当即的一种思绪作也?”予应之日:“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反应,现如今的我们无从考究当时的情与景,更无须提“还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原”二字了,我们对古人诗歌的翻译完全是建立在以译者为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叹咏之余者,又必有主体理解的立场上的,就算是极力查阅史籍,但是,凭借诗一166一歌即情即景的写作特点,还是会有所偏差,特别是对诗歌中己各自的隐含喻意,因此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其背后的文化隐喻现象的揣摩与解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