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41172
大小:340.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2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之二-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4卷第3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1.34No.32014年5月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ei~Sciences)Mav2014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之二杨金洲,郑莹(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直接规定为“关于现实的人的科学”。“现实的人”既包括现实的人群,如阶级、社团和组织,又包括“现实的个人”。而“现实的个人”的思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马克思在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阐发了“现实的个人”思想,正是以此为基础,唯物史观对社会存在、社会矛盾、社会进程、历史目的的一系列观念才得以确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新阅读获得的这种理解将使我们对唯物史观的本质、价值与意义产生新的认识,这种理解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A8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3X(2014)03-0084-04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潮相联系。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是在批判中系统阐发了“现实的个人”的思想,这一思想
3、构成了原子论唯物主义、黑格尔市民社会观、青年黑格尔派、他终生从事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构的中心线索。并且,费尔巴哈“类人学”的思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在《形态》中的阐发和论证不仅带有先驱者的开拓之1.承认自我意识的“精神性的个人”。随着黑格尔功,更具有超越性的实践价值和意义¨j。近年来国内体系的瓦解,青年马克思参加了“博士俱乐部”和青年学者深入研究“现实的个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在唯黑格尔派的活动,对当时流行于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物史观的前提、主体和目的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意识哲学进行了系统研究。1841年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共识,但是它作为整个唯物史观的实质和归属的意义博士论文。在博士论
4、文中马克思否定了神的存在。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强调。因此,本文将围绕“现实过确立“自我意识”,马克思为“个人自由”的论证寻的个人”这一主题,以《形态》为文本依据,追溯这一思找到了哲学依据。所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表面看是想的古典哲学来源,梳理这一思想的基本规定,阐述这对自然哲学的讨论,但真实的意图却是对个体自由的一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而探讨这呼唤。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做直线下落运一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启示。动,形成的是一个受绝对必然性支配的宇宙图景,这种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形图景没有为个体自由留下余地。而伊壁鸠鲁原子论通成过程
5、过肯定偏斜运动和偶然性表达的是对个体自由的追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个人”向“现实的求。因此,“博士论文阶段马克思主张的是原子式的个人”的转变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核心。在《形个人概念,或者也就是精神性的个人概念。”态》中,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2.确立“市民与公民相统一的个人”。黑格尔的法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l2l】舶。或者哲学强调政治国家,把国家看成是保障个人的最高目说,对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活动条件的探究构成了标。而市民社会包含在国家中,它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形态》的主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本个人的集合。与黑格尔哲学相反,
6、马克思认为市民社身的发展轨迹必须与各个阶段马克思所批判的特定思会决定国家。在黑格尔那里,代表普遍性的公民与代收稿日期:2014—02—10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尊严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CSY12023)。作者简介:杨金洲,男,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E—mail:917521277@qq.com84第34卷杨金洲,郑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表特殊性的市民是彼此对立的,而马克思认为,公民与们区别开来的是人们开始生产他们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市民是内在统一的。在一个个人只具有公民的普遍陛时
7、候,即劳动、实践才是创造人的真正力量。不仅人的而无市民的特殊性的时候,那么这些个人的存在不具形成,而且人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劳动来实现,马克思认备任何现实的内容。如果只作为市民存在的个人而缺为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乏公民的普遍性特征,这些个人就会为了获得一己的和他们的生产什么相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Ⅲ1钾利益不惜将他人和自己同时作为工具。马克思追求一。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观,认为人种“市民与公民相统一的个人”,认为消除市民与公民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