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ID:5563823

大小:23.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8

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1页
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2页
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3页
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谈谈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姓名:**学号:2010180078班级:2010级中西医临床日期:2012-4-9心脑血管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中老年人当中有80%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历史悠久,并有着简便、安全、低毒、副作用小等的优势。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中医药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及动脉血管的重塑,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热点。中药复方降压不及西药,但由于其作用是多靶点的,所以能有效降血压、改善微循环、降脂抗氧化、保护内皮、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目

2、前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主要是通过辩证诊治,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优势。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应当把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起来用药。对高血压病可能出现的眩晕、头痛等20多个常见症状。中医称之证候,如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侯进行辨证论治,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改善证侯作用,并能间接达到降压的目的。症状、证候虽得到较好的改善,但血压降得往往不理想。不少医师不掌握或不熟悉中药降压的科研成果,甚至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用上1~2味升压药,升降抵消事与愿违。我们应掌握天麻、钩藤、黄芩、黄连、大黄、龙胆草、葛根、丹参、丹皮、川芎、淫羊

3、藿、莱菔子等70多种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尽量避免使用枳实、枳壳、青皮、西红花、白鲜皮、蟾酥等10来种升压中药。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治疗高血压病及合并症时,应尽量选用既对证又降压的中药,少用只对证不降压的中药,尽量避免使用升压的中药。降压药配降压药,做到降降结合,防止升降抵消。还要学会一药多用,如用天麻既治眩晕又降压,可做到一举两得。用川芎既治头痛又降压、改善微循环做到一举三得。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所选药物更应要安全有效,不能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如青木香、广防己。虽都有较好的降压作用,由于含有马兜铃酸对肾脏有毒性,故应在禁用之列。久服将

4、会导致肾功能衰竭。治疗高血压病要从本质上把握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是在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的基础上,常伴有心脑肾及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由于高血压病90%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其中95%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属于缓进型的,急进型只占1%~5%。由于发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很长。初期几乎没有不适或症状。至少有半数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或在治疗其他疾病时测血压才发现的,其隐蔽性真是害人不浅。由于高血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尚未做到家喻户晓,不少人缺乏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竟有少数人直到出现高血压病并发症,靶器官有功能性、器质性损害时才去就诊,那

5、时已后悔莫及了。西医治疗高血压强调用药要遵循个体化原则,中医重视辨证论治,治疗原则是一致的。同时,都主张采取综合措施,即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都上,以求协同增效,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高血压病降血压是本,改善高血压病出现的症状是标。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当眩晕影响不能站立时,当头痛难忍,上冲额顶时,当烦躁易怒不可遏制时,当大便艰难、数日不行时,当失眠严重,彻底难眠时……首先要考虑改善危害生命与生存质量的症状,当这些症状改善了,血压也会间接下降,但降的幅度不大。当症状改善了或不严重了还要重视降压。血压长期不降维持在较高水平,久而久之,必然损失靶器官的功

6、能,甚至器质,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或并发病。中药理论与中药降压药理相结合,就是为了既改善症状证侯,又达到降压目的,一举两得,两全其美,真是发挥了中药的多效性和综合作用。中药的多效性与综合作用,有可能较好地解决高血压病和高血压合并病的全面治疗问题。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分型治疗高血压,在改

7、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独到优势。高血压病(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治1、风阳上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面红耳赤,口苦,苔黄,脉弦滑。治以平肝潜阳,清窍泻火。方用眩晕I号方,天麻10g钩藤12g生石决明20g川牛膝12g黄芩12g栀子10g丹皮10g杜仲10g桑寄生10g夜交藤10g茯神10g菊花12g地龙10g治疗结果:显效30例,有效l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2、肝肾阴虚: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治以滋补肝肾,平肝熄风。方用眩晕II号方

8、。淮牛膝30g生龙骨15g生白芍15g代赭石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天冬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