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64765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8
《培养小学生学创新意识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几点思考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创新,在各个学科里边,都是要提倡,而数学的创新可能更重要,所以说标准里面提出创新意识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呢?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合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我们说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压抑的教学气氛是
2、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常注意自己的表情、教态和语言,面带笑容,用轻松的教态,亲切的语言,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取长补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二、调动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创新意识的起点。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激发,他们的思维便会处于最佳状态,思考问题更深入更全面,从而才会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
3、教师要善于创设某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积极去思维或操作。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狗、小兔等4只小动物在起跑线上准备赛车,有轴心在车轮边上的圆形车轮,有轴心在车轮中心的圆形车轮,有椭圆形的车轮,也有正方形的车轮。“砰”发令声响了。小动物们滑稽的表演把大家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谁能最快到达终点呢?”教师把这个悬念留给学生,从而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圆的认识”的学习。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敢
4、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造的火花。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对质疑问难的“问题”不论多么简单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杜绝从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其积极性,不能使学生“乘兴而来,扫兴而归”。2、创设学生质疑问难的时空。提问时间可以安排在学生自学以后,或讲完重点知识之后。在讲解时允许学生插问,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处理。有的问题可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或集合讲解进行解释;有的可放到课后进行个别解答;有的可留到下一步再处理。3、
5、要引导学生解疑。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概括选择,使问题更集中,更鲜明。然后启发学生去思考、讨论,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化简比36∶18时,学生问:为什么不能等于2?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从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要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弄清其中的道理。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创新思维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和思维的敏捷性等几种特性。1、思维的深刻性实质上是指思维的概括程度。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首先要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摆脱对直观材料的依赖,抽象概括出数学知
6、识的本质和规律。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手段组织学生操作,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形成清晰的表象,为从感知过渡到抽象架设“桥梁”。例如,教学退位减法为例,“42减28怎么算”时,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再结合课本上图下边的竖式回想并复术操作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弄清了笔算42—28的算理,而且为下节课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了基础。2、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它的主要特点是思维起点灵活,即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解决问题。数学教学中设计另辟蹊径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例如,已各图中正方形的面积
7、是12平方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往往从解题模式出发,有正方形面积减去圆的面积来解此题。但由于受已知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求出圆的半径。因此,必须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从圆半径的平方和正方形边长的平方两者的联系这个角度来解决问题,得出圆半径平方是正方形边长平方的,圆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阴影部分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1π,即(12-3π)平方米。3、思维的独创性表现为思考问题时有独到之处,有一定的创新。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与众不同的优化解法,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向创新发展。例如:解放军叔
8、叔野营训练,原计划15天行军1050千米,实际提前1天行完原定路程,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多少千米?多数学生按常规列式为:1050÷(15—1)—1050÷15,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推理:提前1天行完原定路程的意思就是原计划最后1天的行军路程,在实际行军时由于每天都比原计划多走一点而提前在(15—1)天里走完了。原计划1天的路程即是在(15—1)里实际比计划多走的路程。因此,可以用假设法解答:1050÷(15—1)÷15,这种解法既合理又简便,同时又能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