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特征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三稿)

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特征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三稿)

ID:5555849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18

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特征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三稿)_第1页
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特征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三稿)_第2页
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特征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三稿)_第3页
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特征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三稿)_第4页
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特征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三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特征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引导(三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成绩评卷人姓名学号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运用社会标签理论指导班级边缘群体的教育完成时间2015年1月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年级2014级姓名学号薛博文2014110463摘要:社会标签理论则是可以从师生互动的角度上为许多学生产生偏离脱轨行为进行解释。学校课堂中一些错位的管理、教师的不良行为以及学生内部之间的活动均会不可避免的给某一小部分学生贴上”标签“,从而导致学生的内在感受与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偏差并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标签理论对班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有巨大的启发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社会标签理论的基本问题,从而具体到课堂环境中解

2、读教师隐性的“贴标签”行为对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并对运用该理论解决课堂上边缘学生全体的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词:边缘学生;标签理论;越轨;课堂的教育引导在我们正常的学校活动中,我们总是能发现无论是在教师的班级授课中,还是在下课期间的课间活动里,抑或是学校组织的各种各类的大型文体活动上,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都有几个沉默寡言、冷漠不语。几乎从来不参加班级任何活动的学生。而这群带有自己独特色彩的学生群体,教育学者将其统称为“边缘学生”,如何做好“边缘学生”群体的教育,是我们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边缘群体概念的界定(一)什么是边

3、缘群体边缘人群是一个相对于主流社会之外而言的一个群体概念,有的专家学者也将其称作是边缘阶层。边缘阶层人群具有相对稳定和动态变化特征,造成一个人群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经济、政治原因。此外还有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说,边缘人群是一个相对于主流社会之外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与主流社会的人群在经济结构,收入或是政治观念,宗教信仰,文化基础方面有较大差异而难以被主流社会接受的人群。李尚敏.边缘群体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江南大学学报,2003(7)社会中存在有这样的一个边缘阶层,也就不难同样的反映在我们的学校课堂中。班级中的边缘群体

4、一般是脱离于主流的正式群体之外的,部分学生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从而满足群体内成员被的心理需要为主要功能的非正式小群体。可以说,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任何班级都会产生有这样伴随正式群体而产生的这样或那样的边缘群体。边缘群体这种亚文化群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并不是班级内外各种学生的任意拼凑组成,而是通过较长时间的相互选择和认同而诞生的。边缘学生群体往往是在学校中最不受关注的一部分人,这些学生在班级中得不到正常的关注,受到忽略之后往往开始脱离正常的发展轨迹而逐渐走向边缘。一开始导致每个学生边缘化的原因或许都不一样,但是他们在逐步接近和交流之后,在

5、各自的正当诉求得不到友好的回应之后,这些原来并不熟悉、形单影只的学生则会以同病相怜的心理活动来互相接纳对方,从而形成了我们学校班级中的边缘团体。在实际的教学中,边缘学生群体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班级集体的良好教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和升学压力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关注点统统聚焦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又因为我国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内各地区大部分学校的心理辅导几乎形同虚设,学生的心理压力难以得到纾解,边缘学生的数量正在成显著的上升趋势。作为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者,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应当加强对这些边缘学生的关注和交流,并将其作为班主任工

6、作和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二)边缘学生群体的特征共性提到边缘学生,人们往往会想到在课堂教学中那些坐在教室角落,不参加班级各类活动,上课从不发言,下课也不和同学一起交流,成绩总是在班级中等游荡,几乎连老师也要将其遗忘的学生,这种看法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却也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另外,还有另外一部分边缘学生由于自己的性格、思想、行为等等方面的偏差而被班级主流群体所排斥,这些边缘学生中不乏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受老师喜爱的学生。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边缘学生群体除了以上的各自不同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共性:1.组织的

7、规范性。边缘群体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强的组织规范性。这种规则往往是不成文的、隐性的、难以被教师所察觉的,却是每个成员所要必须遵守的,大家都自觉受组织的规范的制约,并几乎很少出现二次越轨的思想和行为。2.成员内部的聚合性。每一个边缘学生群体的形成虽然各自在细节上的缘由不同,但是却都有相近的大原因、背景,他们通常以相互的感情为维系的纽带,相互保护、相互支持、相互接纳、相互依赖,能够紧密团结,有较强的凝聚力、排他性。3.群体内成员行为的一致性。由于边缘群体有着共同的结合点,有着共同的目的和同方向的内驱力,在行为上则必然具有一致性,一旦他们为某种目的而行动时

8、,高度的一致性就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来。4.核心人物的向心性。边缘学生群体内部经常会有自然形成的权威核心人物,其中心性很强,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