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9585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5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学习 “诱思探究教学论”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学习“诱思探究教学论”有感 山西省忻州一中 常玉玺 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以理论上的完善性,应用上的可操作性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架设起一座切实可行的桥梁。我校成为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论”的骨干实验基地,我有幸成为第一批骨干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论”之后,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诸多问题似乎一下子都有了答案。虽然,这答案还不甚明了,但仍有“开窍通关”之感。现将学习心得罗列如下,以供参考: “诱”为基础 教的作用在于――“诱”。 “诱思探究教学论”并不否认教师的作用,并不排斥教师的地位。相反
2、,更加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诱”。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诱”虽是外因,但外因是催化剂,是酶,是点燃“思”的火花。因此,变教为诱,是诱思探究教学的精髓,也是我们教师制定各种教学策略的前提。 教师的追求在于――“善诱”。 善诱则通,善诱则达。“善诱”就是要在实践中找到某节课,某一教学内容的诱思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纲举而目张。“善诱”就是要找到校正思维的方法,导正思维的航标。做到诱使之生疑,导使之释疑。 “思”为根本 学的根本在于――“思”。 仅仅有教师的“诱”是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陶行知提出对学生的“六大解放”,核
3、心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张熊飞提出学生的“七动”,核心是“动脑思”。都表明教学的内因是学生的“思”。因此,学生的“学”是教学的根本,“思”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要让学生“思”,实践中就要改变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模式,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多边信息交流和多向思维撞击上来。通俗地说就是让全体学生,全部过程都在积极思考,而不是仅仅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全体师生互动,而不是教师和个别学生的活动。 学生学习的目标在于――“善思”。 “善书者,不择笔也。”因为不同的笔只是书者不同的工具形式而已。“善思者,不择题也”,因为不同的问题只是思考者面对的不同形式而已。我们的学生总是在解决新问题
4、时无从下手,归根到底是思维能力的问题。所谓“功夫在书外”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让他们达到“善思”。唯一的办法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去磨炼,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生疑,善于释疑。 “达”是关键 教的作用在于――“诱”,学的根本在于――“思”,教学的精髓在于——“达”。以诱达思,才能全面发展。“达”是连接“诱”和“思”的桥梁和纽带,“达”就是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使“诱”与“思”发生谐振。因此,“达”是关键,“达”是难点。 了解学情是“达”的基础。“思”是学生的活动,“思”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
5、,思维水平,才可能做到“达”。否则,只能“诱而不思”,“诱不达思”。 “善诱”是“达”的根本。“诱”是教师的活动。“善诱”就是找准关键的诱思点,就是找准“思”的频率。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一定会有不同诱思点。因此,教学实践中寻找诱思点就成了教师思考的关键,找准诱思点就成了教师追求的目标。 只要我们坚持“诱为基础,思为根本,达是关键”的理念,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好地应用“诱思探究教学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善教之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