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争做“四有”老师.docx

不忘初心-争做“四有”老师.docx

ID:55470791

大小:10.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4

不忘初心-争做“四有”老师.docx_第1页
不忘初心-争做“四有”老师.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不忘初心-争做“四有”老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忘初心,争做“四有”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广大人民教师只有坚持不忘初心,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才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助推者。今年教师节确定的主题是: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教育部强调要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能否站稳并守住“三尺讲台”,关键取决于一个“甘”字。为何这么说?这是因为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说法则是:“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唯其事关“人

2、类灵魂”,事关职业“高尚”,因而更强调“甘”。“甘”者,“心甘情愿、自觉自愿、甘心乐意”之谓也。为老师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到岗位中,只有“自觉自愿”才能激发聪明才智、点燃教育火花,只有“甘心乐意”才能坚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著名教育家于漪语)。如果说“甘守三尺讲台”更多强调的是一种作风形象的话,那么,争做“四有”老师更多关注的则是“甘守”的本质内容。因为离开了“甘守”的本质内容,“甘守”便成为空中楼阁,充其量,不过是徒增噱头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而,“甘守”只有与争做“四有”老师对应起来、结合起来,“甘守”的作风形象才会丰满起来,争做“四有”老师的本质

3、内容也才能得到升华。争做“四有”老师,为什么要把“争做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放在首位?这是因为一个老师是否有理想信念,不仅决定了其能否坚守岗位、乐于奉献,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教书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一个缺乏理想信念的学生,哪怕知识储备再丰盈也不过是一个没有头脑的知识“容器”而已。因而,作为老师必须“争做有理想信念”的人,不仅自己要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改造,而且要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学生理想信念的引路人,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伴随者,成为学生践行途上的鞭策者。必须“争做有道德情操”的老师,老师的道德情操体现在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包括体

4、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里。前者,学生被感染更多体现在耳濡目染之中;后者,则更多体现在直接聆听教育教诲、接受教学知识里。尽管传染、影响的渠道不同,但作用且是一致而巨大的。老师的道德情操,其最高境界不在于其坐而论道,不在于喋喋不休的说教,而在于其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乃此之谓也。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追求“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做人、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育人”这样的道德情怀、情操境界,严以律己,做到慎独、慎微,时刻以学生道德模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唯此,对学生的严格教育、严格督促、严格管理才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理当是老师的核心责任。而授业解

5、惑的质量自取决于老师学识的含金量,若老师缺乏扎实的学识,怎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又怎能成人成才?因此,在精益求精、提升课堂教育质量的同时,必须“争做有扎实学识”的老师。必须看到,当下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随着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其自主学习、超前学习的积极性也在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树立起“要让学生有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要做到长流水”的理念,加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占领知识和技能的制高点来实现对学生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和有效性。既为老师,则自当“有仁爱之心”。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浙江上

6、虞白马湖畔享誉“北南开,南春晖”的春晖中学任教时,不仅“流着泪”翻译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而且亲身倡导并实践“爱的教育”。他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爱自己的学生是一种天职,而爱就必须坚持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眼里就没有差生,促成每位学生全面进步;爱就要拥有一颗敏感之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发现学生思想道德的闪光点、思维智慧的突破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爱就要爱岗敬业、甘为红烛,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学生获得,令家长放心,使社会满意。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进步,而老师无疑

7、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老师“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民族的未来”,可谓任重道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广大人民教师只有坚持不忘初心,争做“四有”老师,努力成为文明薪火的接力人和创造希望的播种者,才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助推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