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doc

数学(心得)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doc

ID:55440847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doc_第1页
数学(心得)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doc_第2页
数学(心得)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doc_第3页
数学(心得)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doc_第4页
数学(心得)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探  《课标》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学习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都要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但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扶持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积极有效的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个性。在自主学

2、习的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与动手,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得到了交好的激发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提出活动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活动,教师只从旁边协助学习和恰当的指导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当从低年级开始,只有当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学的轻松,下面本人就七年级为例,谈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利泊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觉知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动。”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有利于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知识相关的气氛中去,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数轴”时,学生对负数虽然有了了解,但是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仍是学生的难点,教师可以用温度计来引入:  (1)      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排列顺序,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5℃、-10℃以及零下15℃所在的位置吗?  学生在温度计上很容易找到-5℃、-10℃以及零下15℃分别对应的位置,感受到直线上的点可以表示数。  (2)      温度计上的15℃及零下15℃在表示的数是什么?  学生回答:表示+15和-15。  (3)      你

4、能说出-5和-10这两个数的大小吗?  -5可以表示零下5℃,-10可以表示零下10℃,零下5℃比10℃的温度高,所以-5大于-10。  这样学生通过实物温度计理解抽象的数轴,通过比较温度的高低来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教师还可以这样提问:赚100元和亏300元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什么?你能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吗?  又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时,对符号的确定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赚钱记为“+”,亏本记为“-”,某工厂去年上半年亏3万元,下半年改进技术,

5、下半年赚了5万元,那么这个工厂去年一年是赚还是亏,赚多少或亏多少?  学生回答:赚了2万元  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学生回答:-3+(+5)=+2  如果是先亏5万元,后赚3万元呢?  学生回答:结果是亏2万元,等式是:-5+(+3)=-2  通过这些实例,再向学生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 积极探索,合作交流  在《课标》中,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是并列的,它们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很多科学内容的教学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实现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数学概念和

6、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适当给予指导,是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可让学生更多的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避免多次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一般来说,自主探索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如具体形象的内容易以探究的形式呈现,而抽象概括的内容先要具体化,分层进行探究,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科学探究还要注重合作交流,组内分工要明确,要注意发挥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例如在学习“用H

7、L来判断三角形全等”一课后,先让学生分组作图:用圆规和直尺作△ABC,使∠C=90°,AC=3厘米,AB=5厘米。  我发现大部分学习小组画的三角形是全等的,但还有一些小组画的三角形不全等,造成错误的是AB=5厘米不会画(画成了CB=5厘米),对于出现错误的小组,我请画对的同学指出画错的同学错在什么地方?应该以什么为圆心,什么为半径?和哪一条线相交?直到画错的同学画对为止。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与自己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活动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是这些挑战是来自于同学而非老师的时候,这种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的这种碰

8、撞,并且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开阔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