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pdf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pdf

ID:55402716

大小:258.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5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pdf_第1页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pdf_第2页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5卷第7期鸡西大学学报Vo1.15No.72015年7月JOURNALOFJIXIUNIVERSITYJuly.2015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7~0154—3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张倩倩(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摘要:严羽“以禅喻诗”的提出,在诗歌理论创作上无疑是一面旗帜。进一步说,“以禅喻诗”上升到审美意义层面,其审美意义上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精神上的高层次追求。其审美主体不同,审美需求也会随之不同,审美的心理动因也必然会随之表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反之,

2、即使审美主体相同,表现出的审美心理动因也会不尽相同。旨在从审美心理等方面揭示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关键词: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审美动因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严羽最显著的诗歌理论就是以禅喻诗,其《答吴景仙运等人就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王士祯说:“严沧浪以禅喻书》中云:“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如王、裴《辋川绝句》,字谈,至当归一之论,其问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以禅字人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喻诗,莫此亲切。”王

3、士祯多次援引《沧浪诗话》原文,并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常建‘松且对以禅喻诗的论诗方式大加赞赏,《蚕尾续文》中云:“严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刘膏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妙谛微言,与世尊拈一以禅喻诗以及“禅”对严羽的影响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唐五代就已经有“以禅喻诗”的例子出现,只是这时还“自唐以来,禅学日胜,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间。”禅没形成一定的气候。北宋中期以后,“以禅喻诗”的风气渐宗在宋代就深获

4、士大夫的心。这样,加上禅宗发展以后,禅盛,一直蔓延及影响到南宋。在整个思想领域的广泛影响,人们以禅论诗就是顺理成章所谓“以禅喻诗”便是指把禅宗的一些思维方法和话的事了。语形式引入到诗学中,借用禅学来喻诗学。禅宗的世界观在那时的诗歌领域里,人们便意识到,禅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是如何影响中国诗论的呢?思维方式与诗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这就给“以禅喻禅宗是六朝佛教义学的重要内容,直至唐,便有了完全诗”提供了现实土壤。“诗本质上是比喻性的语言,集中凝中国化的佛教派别——禅宗。它试图摆脱从印度传来的佛练故其形式兼具表现力和启示性。”2在禅

5、宗里借诗明禅教的束缚,发展出一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学说。在成为风气,这对形成诗、禅一致,以禅喻诗的诗论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与中国的传统和士大夫的生活习俗相重要启示。严羽对禅的看法主要还是因为其对禅的理解不协调。因而禅宗便在中国,尤其是在士大夫阶层中大大普同。及起来。其他宗派中,习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宋严羽大致生活在1192—1197年间,这时宋向金屈辱求代之后,“禅教合一”成为社会的一个潮流,居士佛教盛行,和。卒于1241—1245年问,距1279年宋灭亡,仅仅只有三禅宗思想在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这种大的社会

6、背景十余年。严羽早年就学于光泽县包恢门下,到二十二岁左下,禅和禅宗也就深刻地影响到了文学。右,便离开家乡邵武,到江西包扬门下求学。包扬,在当地中国诗歌在创作上非常重视心灵的感悟,在表达境界颇有声名,他受学于陆九渊和朱熹,神契于“本心之学”。中常表现为“物我如一”“情景交融”;在写作方法上注重灵他借用禅的理论编撰了这本为后人称颂的《沧浪诗话》,把感,看重对景物独特的领会,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以诗谈禅的思想精神融人到了他的诗歌理论创作之中。即使他的禅、以禅趣人诗,六朝开始就已经有了众多尝试,支遁、谢灵“以禅喻诗”为后人所诟病,说他未能真

7、正懂“禅”,但不可作者简介:张倩倩,硕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154·第7期浅析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审美动因否认的是他的以禅喻诗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坡,在藩镇割据、兵祸不断的情况下,新的生产关系的不二“禅”在心理方面对审美个体的补偿、调节以及超断拓展改进,生产力也在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经济仍处于越繁荣昌盛的阶段,经历了初唐、盛唐的物质文化积累,中晚审美心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入期,主要为审唐的审美风尚本质上有了重大变化,社会上层的生活Et趋美感性投入,审美效应为悦耳悦目;继入期,主要为审美知奢华、安闲。浅酌

8、低唱、车马宴游取代了兵车刀弓的边塞描性投入,审美效应为悦心悦意;升华期,主要为审美理性投写,日常生活在诗歌中逐渐占据大量篇幅,而这正是宋代士入,审美效应为悦志悦神。大夫文化中着重对日常生活描写产生的理论渊源。由于唐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