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

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

ID:5531158

大小:2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7

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_第1页
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_第2页
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_第3页
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_第4页
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古诗四首》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人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四首诗;2、了解诗人的生平,查找写作背景;3、感受诗人的爱国激情,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二、学习流程(一)、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2、》1、听配乐朗诵。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古诗四首》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人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四首诗;2、了解诗人的生平,查找写作背景;3、感受诗人的爱国激情,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二、学习流程(一)、

3、学习第一首诗《春望》1、听配乐朗诵。八年级第二单元《古诗四首》教案《古诗四首》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人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四首诗;2、了解诗人的生平,查找写作背景;3、感受诗人的爱国激情,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二

4、、学习流程(一)、学习第一首诗《春望》1、听配乐朗诵。2、简介作者和背景。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3、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4、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译诗参考:国都残破,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

5、住束长的簪针。、幻想一下,假如你是摄影师,你从这首诗捕捉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说说诗意)6、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的含义。7、总结《春望》。(二)、学习第二首诗《泊秦淮》请你模仿刚才学习《春望》的方法,自学《泊秦淮》。1、音读:读准字音,节奏。2、义读: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3、情读:能够描绘诗意。4、美读:体会诗境,领会诗人的感情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杜牧,唐代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

6、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集》。《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2、补充解释:笼:笼罩,动词。犹:还,仍然。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南朝陈后主在位时,生活奢侈,制作《玉树后庭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寻欢作乐。不久,陈朝灭亡。《玉树后庭花》被称为

7、“亡国之音”。杜牧的时代,唐王朝日益衰落,朝廷上充斥着腐败和糜烂,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在用“隔江犹唱《后庭花》”警示唐王朝。3、讨论两个“笼”字的含义。4、《泊秦淮》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总结: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全诗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三)、学习第三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背景。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闲

8、居故乡阴(今浙江绍兴)农村的诗人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了。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2、释题讲述:陆游罢官居住家乡阴(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