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行知的做中学看小学科学课堂的发展-郑舟舟.doc

从陶行知的做中学看小学科学课堂的发展-郑舟舟.doc

ID:55304752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9

从陶行知的做中学看小学科学课堂的发展-郑舟舟.doc_第1页
从陶行知的做中学看小学科学课堂的发展-郑舟舟.doc_第2页
从陶行知的做中学看小学科学课堂的发展-郑舟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陶行知的做中学看小学科学课堂的发展-郑舟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陶行知的做中学看小学科学课堂的发展温州市蒲鞋市小学郑舟舟“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是陶行知先生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说明。“做中学,做中教”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先生课程方法观的生动写照。对于小学科学而言,做中学不仅是对陶先生理论的很好实施,同时也是进入新课程后,小学科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一、“做中学”科学教育中的学生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一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体现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

2、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所以,当学生处身于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就会呈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1.探究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表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当教师再现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或提出一个问题以引入课题时,学生常常表现出强烈学习的愿望,学生略经思考首先用语言或行动发表看法,即聚焦于这些课题中所包含的令其感兴趣的方面,逐步明确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由学生自己来确立要研究的目标。如

3、:教学“鱼”这一课例时,当教师将鱼展示在学生桌上问:“你们看看面前的鱼,可以发现什么?”学生马上就观察起鱼来。他们有的用小手去拨弄,有的小声议论。教师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倾听他们的议论:“鱼是怎样游动的?”“鱼睡觉时是躺着还是立在中?“鱼靠什么立在水中?”“如果将鱼的腮夹注,它会像人被捏住鼻子一样用嘴呼吸吗?”“鱼喜欢吃什么?……当老师将孩子们的问题汇总后,每个孩子很快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并寻求志趣相同的同伴一起合作研究。2.自己设计并实施探究活动目标一旦确立,教师便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

4、。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若有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从而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制订方案并设计实验来检验、拓展和修正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坐等别人的指导。在探究中,学生细心操作、观察、测量并记录,无形中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如:教学“盐水和水”这一课例时,学生说可以通过测量水温的方法区别水和盐水。他们认为水的沸点100℃,但是盐水的沸点应该高于100℃,因为他们曾经测过糖水的沸点就是高于100℃,由此推断盐水的沸点也

5、可能高于l00℃。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水和盐水的沸点进行了实际的测量,结果发现温度分别是100℃和107℃。学生结合已学的水的沸点温度和这一实测结果可以确定沸点是100℃的是水,即将水与盐水区别开来。还有的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更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推论。二、做中学科学教育中的老师陶行知先生倡导做中学,做中教这个“做”,不是盲行盲动的做,也不是胡思乱想的做。他说:“‘做’字在晓庄有一个特别定义,这个定义便是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动,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所以在“做中学”的科学探

6、究活动中,教师工作的重点由过去的直接灌输转向为引导、推动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1.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友持者创建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是维持科学课堂探究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在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①提供探究材料“动手做”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和一些回收物资就足够了。要进行的实验也很简单,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技术知识。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中应让学习者试着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的对象不可能达到科学家那样高深,

7、但在学习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却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最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现象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比如,在学生学习“在什么温度出现霜”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金属冰盒,冰盒外有一层薄霜。教师问孩子:你们在盆外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孩子从教师提供的训上产生问题“霜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温度下会出现霜?”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将展开探究活动。②保障探究时间在

8、激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孩子们一旦被要求“动手做”时,课堂就像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科学研究和小学生们设计并完成的实验比起读书本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孩子需要时间去理解和学习。例如在教学“水的变化”案例时,首先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经历,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谈一谈“自然界中哪些现象与水有关”,并利用课件带学生进行一次欣赏和情感的体验;当学生有了浓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