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273455
大小:119.9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2
《当代青年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年与社会2015年1月下第3~~11总第585期当代青年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陈彤(重庆市黔江区图书馆。重庆409000)【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渗透,深深冲击着当代青年的内心。一方面我们要取其精华,有选择地吸收,另一方面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出了要求,只有加强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宣传,培养其传统文化素质,才能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发展。【关键词】当代青年;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继承一、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运用到现实问题中,发挥出传统文化真正的教育价值。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在世界范围内被发现传播,(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不仅是中国国家
2、实力提升所带来的效应,还是因为中国传文化的发展是以继承为主要线索进行连接的,但缺乏了统文化本身就蕴含丰富的价值。但当代青年由于处于“全球创新的继承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停滞不前,适应不了变化的外化”的特殊背景下,接受着片面的外来思想的熏陶,对中国界条件,也就无法从新的起点向前发展。历史证明,成功的传统文化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需要培养加强,这主要体现文化继承是与创新紧密相连的。在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下,各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当代青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对于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想适应中国世界名著的阅读被重视的同时,四书五经的阅读在一定程度现代化进程对接,就要在继承的基
3、础上进行创新,对优秀的上其实有被削弱的情况。而像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流传至文化成果进行积极的弘扬和改进,使其更优秀,对腐朽的文今的传统文化经典,其营养价值是极为丰富的,只停留在文化要坚决予以抛弃清理,不能让其掺杂在优秀文化中产生不字表面会感觉枯燥乏味,只有认识到其精髓才能领略传统文良影响。在正确认识优秀文化和低劣文化的基础上,必须实化的魅力所在,这就对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比现超越,让优秀的文化能得到发展突破,从而服务于社会实较高的要求,然而大部分青年并未达到认识传统文化精髓的践,并有利于形成进步的优秀传统文化。境界。第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大(三
4、)培养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多数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较高,他们认为继承这些宝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总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贵文化是有必要的,只是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深入了解,这就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若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现代化说明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之紧迫。进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最终造成的损失将无可挽回。而丢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失掉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会毁掉民族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宝贵财富土壤,产生严重危害。为了营造尊重传统文化的氛围,我们道劲有力的汉字、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可以试着改变一些有失妥当的做法。比如文理的
5、过早分科,墨客智慧的体现,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过早分科会使其缺乏文理渗透的底蕴,这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等任重道远的担当更是传统文化里道义使命感的内涵所在。的培养,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再如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给予我们深邃恒久的精神财富。当的标准里,可适当加入一点对历史、人文知识的考查。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必然不同于别国学生对中文“太难”其次,要明确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层面的认识,作为中国发展的绝对动力,当代青年与传五个方面:第一,对整体精神的培养,培养青年为国家、为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这一宝贵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民族奉
6、献的意识和态度;第二,对诚信意识的培养,培养青中国青年的固有优势。年遵守社会道德的品质;第三,对自强精神的培养,培养当(二)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的义务和使命代青年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人生信念;第四,对社会责任一方面,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基因,存在于每个中国人感的培养,培养当代青年的敬业精神;第五,对自身素质的体内,是当代青年保有民族自信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形成培养,培养青年人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的人格境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有必要通另外,要加强对青年人的家庭引导。家长在提高自身辨别优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加深自身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另一方秀传统文化能
7、力的基础上,要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面,资本主义的新一轮扩张,给我们带来了民族认同的危机,引导,对孩子的价值观念要密切关注,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孩而民族认同感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作为传承传统子进行对传统美德的讨论,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正确文化的主力军,当代青年应当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的引导督促孩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和继承,发展成一个要使命,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擎大写的“人”。起国家发展的大旗,促进自身和国家民族共同进步。四、结语三、如何实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