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导学案

《赤壁赋》导学案

ID:5522832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7

《赤壁赋》导学案_第1页
《赤壁赋》导学案_第2页
《赤壁赋》导学案_第3页
《赤壁赋》导学案_第4页
《赤壁赋》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壁赋》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中相关言常识;2.了解作者情感变化及其感悟;3.品味语言,体会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时数】2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赤壁”之争导入。二、整体感知1.介绍苏轼及相关背景。(师生共同回忆。)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既不准他签署公事,又不准他到安置之地,过着半囚徒似的生活。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

2、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苏轼又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又称《前赤壁赋》。当年冬,苏轼再游赤壁,又写下了一篇赋。苏轼所游得是黄州

3、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见注释①。2.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体,兼具诗歌和散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形式写,称为“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3.学生听朗读,正音正字。4.学生朗读,疏通字词。.学生默读,借助注释,初知意。6.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内容。明确:本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

4、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的重点便转移到生存态度问题的论辩上。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擅天下”的美誉。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段──忘情尘世的洒脱。三、合作探究1.作者笔下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试分析。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呈宁静、轻松之态。到

5、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2.如何认识中的“主”与“客”?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3.怎样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明确:借追述历史陈迹、

6、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有两层意思。一是“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无论水、月或人自身,都时时在变,又皆可无尽,因此不必为“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悲伤。二是要知足常乐,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风明月──则尽情享用。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7、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4.艺术特色。(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明确:全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

8、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2)以为赋,骈散结合。明确:本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的成分,使兼具诗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