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210309
大小:1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3
《《看-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看戏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3.注意课文内容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4.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5.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重点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2.对声音的描写。3.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声音的描写。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二、检查预习1.出
2、示生字、词卡片(要求从音、形、义几方面检查)。铿锵颦婀娜蜃楼屏住例:颦Pín〔皱眉〕〔上下结构](为加深印象介绍“东施效颦”的故事)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①本文描写了什么?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
3、和热情艺术家。三、阅读新课(一)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2.画出揭示本义中心的句子。集体明确后,板书(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板书)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三)找学生读课文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明确:“静静的”。(四)思考讨论: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明确: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烘
4、托观众的心情,人们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五)比较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模拟作文”,寻找差距,体味课文开头两段的精妙之处。(六)速读第三段要求:1.画出两个比喻句。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将京剧
5、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思考讨论: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板书:学习重点1)明确: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穆桂英挂帅》的具体剧情与这个中心意思关系不大,所以写得十分概括,免得冲淡了中心。由此,我们大家要注意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七)学生阅读“模拟作文”,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八)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九)声音是无形的,难以描摹,那是不是就是说“是无法用语言所能形容的呢?”复习《老山
6、界》中关于声音描写的语段。(十)本文的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声音的呢?(板书:学习重点2)女生齐读第四段,男生完成下列问题:1.女主角上场,观众的情绪有何变化?2.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启发讨论后明确:观众情绪的变化:“这个平静……的掌声”。板书:暴风雨、雷鸣“对声音的描写”,注意引导学生体味绝妙之处。“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两对反义词把歌声形容得神奇美妙。思考讨论:“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四个加点的词能否互换?为什么?明确:四个动词不能互换。珠子从一笑一颦,从优雅的“水袖
7、”中,从婀娜的身段中,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去,只能说“滚”;一粒一粒的珠子着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只能说“滴”;珠子从地上反弹到空中,余音缭绕,只能说“溅”。梅兰芳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滚、滴、溅、落”,四个动词字字准确、贴切。自由读第四段,加深印象。对照板书,试背本段。四、布置作业1.用彩图描绘观众的热情。2.写一段再现声音特点的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学生读自己写的关于声音的片断,集体评议二、齐背第四段三、学习新课(一)男生齐读第五段,女生思考:听到这样神奇美妙的歌声,观众的表现如何?注意抓关键词。“鸦雀
8、无声”的含义是什么?(要求学生快速查词典,结合语境,解释在文中的含义。)(二)女生齐读第六段,男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本段内容。(三)这位精湛的艺术家是谁呢?他已66岁高龄,表演仍能创造“奇迹”,为什么?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