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生学习目标的探讨.doc

对农村初中生学习目标的探讨.doc

ID:55204208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3

对农村初中生学习目标的探讨.doc_第1页
对农村初中生学习目标的探讨.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对农村初中生学习目标的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农村初中生学习目标的探讨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   于宝军 关键词:学习目标教育一. 调查结果:   我对苏北农村五所初中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我发现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目标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目标内容上偏重智育,忽视其它各育。在800名调查对象中,49.08%的学生学习目标是把主科成绩搞好(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等)。而学习目标内容是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的,累计仅占27.63%,且其中41%的学生学习目标同时也包括了文化课的学习。这种情况说明: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在苏北农村仍相当严重。其次,

2、目标数量上,重视目标的全面性,忽略了目标的主次。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学习目标达3个及3个以上的学生,占总数的56.02%。由于目标太多且无主次,这也想干,那也想干,行动上常常无所适从。因而,目标并未起到激励作用。调查时,30.42%的学生不同意“目标是学习动力”的说法,43.36%的学生“很少”或“从不”按自己定的学习计划办事。再次。目标不切实际,高低不能把握。凭着热情和冲动去确立目标,是初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他们所定的目标不是过低就是太高。在被调查的学生中,52.99%的学生不是“针对自己的实际制定目标(或计划)”;54.7%的

3、学生认为“自己所定的计划”离现实生活很远,无实现可能,19.93%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定的计划“不需努力也能实现”二. 教育对策: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按照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中学生学习目标的上述特点,我认为教育上应采取如下对策:(一)、帮助学生正确的把握和处理好目标的全面性与关键性的关系。目标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努力的方向,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目标是否全面合理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学生的成长,只有在正确目标的指导和激励下,沿着目标的既定方向,并付之以实际行动去努力,达成目标

4、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总体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目标的达成首先必须对总体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把总体目标看成一棵大树,主干上面有分枝。然后,通过实现小目的来实现大目的,实现子目标来达到母目标,其次,在若干个子目标中,还要注意主次之分。中学生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具有多方面性。由于这种情况,他们往往会顾此失彼,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目标的全面性和关键性的关系,指导学生既要照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1~2个目标作为

5、重点目标,集中精力努力的去实现,并以此来带动其它目标的达成。只有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把握住发展的方向,做到胸中有数,在行动中以总目标为主干,及时地调整和纠正具体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偏差,做到次目标服从总目标,局部目标服从整体目标,近期目标服从长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目标的全面性和关键性的关系。(二)、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根据“对中学生行为及目标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班主任、先进人物”这一调查结论,家庭、学校、社会必须步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一是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要利用学生影响大,平时接触多的有

6、利条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二是发挥家庭对初中生强大的影响力,学校要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和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三是要利用先进人物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广泛开展“学先进,见行动”的活动;四是要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学生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受到陶冶。(三)、指导学生在目标的可行性与挑战性的结合上下功夫。目标如果没有挑战性,就没有激励作用;但如果目标定的过高,可望而不可及,则又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首先,要让学生在制定目标前分析清楚主客观条件

7、,如自己的实际情况,父母的要求,老师的要求,国家的要求及规章制度等,根据所提供的可能,有针对性地确立自己的目标。确立的目标,基本要求是“跳一跳摘桃子”,要切合实际,既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能定的太低,一定要是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其次,要指导学生把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目标,并规定适当的数量指标,以便于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控和检查,以保证目标的顺利达成。(四)、找出导致中学生学习目标存在问题的根源,加以解决。调查的情况表明,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偏重智育,忽视其它各育,尤其是德育,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的原因。一是因为受旧的观念的影响,长期以

8、来,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基本上是以升学率为标准,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学校顶不住社会的压力,领导不敢冒风险,教师怕被剃光头,而学生家长也以文化成绩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怎能不把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