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案例分析彭燕.doc

伯牙绝弦案例分析彭燕.doc

ID:55203114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3

伯牙绝弦案例分析彭燕.doc_第1页
伯牙绝弦案例分析彭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案例分析彭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生1:借助课后的注释;生2:联系上下文理解;师: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师: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生: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师:.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好一个善听的子

2、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

3、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的意思。  理解知己的含义:学到此时,我们能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