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崩溃的女儿.doc

险些崩溃的女儿.doc

ID:55201593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险些崩溃的女儿.doc_第1页
险些崩溃的女儿.doc_第2页
险些崩溃的女儿.doc_第3页
险些崩溃的女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险些崩溃的女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险些崩溃的女儿一个案例的启示今年三月的一天,女儿刚刚参加完初三年级的月考,一进家门,就高兴地打开电视看,看了一会儿后,就耷拉着脸走出来,说:“电视一点儿都不好看,我想玩电脑。”这不是明白着胡闹吗?春节期间,电脑出故障,送到电脑城维修,要过几天才能送来。我温和地说:“电视不好看就做点别的吧!”她不耐烦的说:“什么都不想做,好不容易考完试就想轻松一下,电脑也没有,玩什么啦!”看到她这样,我真有点生气,可还是压着火,说:“电脑过几天才能送来你是知道的,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呢?是有什么事吗?”“不是!就是想玩电脑。”“你这孩子,今天怎么不讲理了。”我笑着说完就没有理她,做饭去了。她则

2、坐在沙发上自己生闷气。吃完晚饭,她又去打开电视,只见她不停的调换节目。见她这样子,我说:“选个节目我们一起看吧!”“没一个好看的节目。”说完扔下遥控器跑到她的房间,一副非常难受的样子。看到一反常态的女儿,心中不免有些着急,就坐下来拉着她的手说:“怎么啦?电视不好看我们听听音乐,下下棋也可以呀?”她理都不理将头歪向一边。“走,我们去散步吧!顺便到超市挑点你想吃的零食。”“不去!”她一边说一边使劲地的拉扯自己的衣角。“有什么事,说出来看妈妈能不能帮帮你!”“没有,今天不玩电脑就是什么也不想做。”她带着哭声说,说完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往外涌。“如果你觉得今天非玩电脑不可,我现在就陪

3、你到网吧去!”看到女儿如此痛苦难受,我想都没想地说,说完,站起身等着她。可女儿仍然一动不动坐在那哭泣,任我怎么安慰也不管用。面对痛苦不堪的女儿我的心都要碎了,我默默的想:哭吧!也许哭出来回好受些!等她情绪稳定一点再说吧!想到这儿我离开了她的房间。过了一会儿,哭完了的女儿又转身做作业去了,看到女儿学习的背影,我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点,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女儿又冲到我的跟前说:“我现在要去网吧玩电脑!”对她突然的举动我吓了一跳,原以为刚才闹闹就完了,而且现在这么晚了,但看她认真的样子,已经做好马上出门的架势,我说:“好,走吧!”我们一起来到网吧!只见坐在电脑跟前的她,情

4、绪慢慢稳定下来,她找了一个网络电视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我说:“我们最迟十一点回家,好吗?”她轻轻的点点头。十一点差五分的时候,我提醒说:“还差五分十一点了,准备回家吧!”她又点点头,又看了一会儿,她把电脑给关了。此时电视节目还没有完。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她说:“现在好些了吗?”她点点头。我又说:“今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样上网吧哦!”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样,上学的时候我们一起走,我对她说:“今天心情怎样啊?”“很好!”她笑嘻嘻的说。“昨天怎么了?”“没什么!”“那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没等我说完,她就接着说“需要发泄!”“对!是要发泄,但发泄的方法很多,不是只有上网啊,还可

5、以------”“知--道--了---!”见她这样,我见好就收了。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心里释然了,虽然不能保证今后她不闹情绪,但是,至少没有因为昨天的事情给带来敌对情绪,紧张的关系。从那以后,女儿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了.的确,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次及时挽救的险些崩溃的女儿给我的启迪很多。首先,要尊重青春期孩子的未成熟心理状态。正因为是未成熟状态,才会“多愁善感”“喜怒无常”常常令家长们手足无措。案例中,当孩子曾试图努力的调整自己情绪时,我设身处地考虑到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需求,没有“暴风骤雨”似的批评、说教,而是静观其变,耐心地等待时机,让她把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当她再次需要

6、的时候,我满足她的愿望。果然,女儿去了网吧后,情绪逐渐安定下来。当我告诉她回家时间时,她能欣然接受。试想假如我当时过多的干预,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良的情绪不但得不到宣泄,可能封闭自己,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致使我们母女的心灵之间出现裂痕。因此,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的感受,学会尊重孩子。其次,要用理智的心去引导孩子成长。有人说,孩子从不懂事到长大,要经历很多事情,犯个错也是很正常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权利。要让孩子心灵健康成长,我认为,要理智对待孩子的错误。案例中,当听到孩子的无理要求时,开始我生气、恼火,但理性的思考使我压抑住了情绪的发泄,而是以耐心的劝导取代了恼羞成

7、怒的大叫。当孩子不服时,我没有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极其武断地判定孩子的罪状,认为孩子错了。而是适当的退一步------接纳她的建议(带她上网吧)。当指出她的不足时,孩子也就心悦诚服的领悟到自己的过失。作为父母要理智地面对孩子的犯错,不能奢求靠一两次批评、谈话就立竿见影。其实,孩子犯错时,他们的内心是紧张、压抑的,不能很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言行。这时,就需要我们退一步,等待孩子的自我评价、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让纠错由父母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孩子的自觉意愿。如果我们懂得理智,就能把青春期孩子所谓“来得快、去得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