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落下的“一巴掌”

险些落下的“一巴掌”

ID:37456996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险些落下的“一巴掌”_第1页
险些落下的“一巴掌”_第2页
险些落下的“一巴掌”_第3页
资源描述:

《险些落下的“一巴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险些落下的“一巴掌”“这是怎么回事?”寂静的教室里回荡着我的斥责声。而站在我对面的另一位小男孩——我的学生,年仅12岁的田野——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大有“若无其事、充耳不闻”的岿然不动之势。看着他的这副样子,我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家长对他的期望值很高,他却整整一周不写作业,上课时不但不注意听讲,还经常扰乱课堂秩序,严重干扰了我们班的纪律和学习。昨天我是软硬兼施,他答应明天一定完成作业,并且好好上课。可是,当我在今天第二节课到班级时,发现他不但没有交作业,而且在第一节课上又“出尽了风头”。想到昨天的苦口婆心又化为泡影,我忍不住伸出了我的巴掌,在马上要落下去的时

2、候,教师的责任心驱使我硬生生地把这个巴掌收了回去。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绪,挥挥手示意他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准备上课。大概没想到我会这么快就“饶”了他,他愣了一下,随即看了一眼我气愤的面孔,心事重重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上课铃响了,我强忍怒气,开始讲课。田野还是不认真听课,我一气之下就没有理他。下课后,他看了我一眼,低着头走开了。我把他叫到学校操场的石桌前,一起坐在凳子上。他开始不安地看着自己不停搅动的双手。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我认为该说的话我都已经说尽了。于是我选择了沉默——无言地看着他。渐渐地,他没有了刚才的桀骜不逊;渐渐地,他的鼻尖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渐渐

3、地,他看了看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说下去。在他的诉说中,我知道了他小时候是由奶奶带大的,和奶奶的感情非常好。但是一个月前,奶奶得了半身不遂,他的父母和其他叔伯们推来搡去,都以种种理由和借口推托——不愿意赡养老人。在他多次的劝说无效后,就利用父母对他的期望值非常高的心理,产生了“作践自己,报复父母”的念头。……面对这个泣不成声的他,我的心颤抖了——3为他奶奶的遭遇而颤抖;为他父母的自私而颤抖;为他的自暴自弃而颤抖;更为我自己那通空洞的说教和差点抡圆巴掌而颤抖……他渐渐地平静下来了。我看着这张泪迹斑斑、稚气未脱的小脸,只说了一句话:“你的期

4、望我会帮你解决,同时,我的希望你也一定能帮助我完成,对吗?”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也终于嘘了一口气——症结找到了,对症下药就很容易了。我相信我一定能办到,为了我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事后,经过我的多次劝说和协调,终于让孩子的奶奶得到妥善的安置,田野也改掉各种坏习惯。可以说,这个已经在悬崖边上的孩子终于被我拉了回来!可以说,这件事发生之后,令我的心绪起伏难平。同时,也给我很深的感触,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1、要注意多方协调,保护好孩子脆弱易感的心。孩子的心是善良的、敏感的,更是脆弱的。当现实生活与他的心灵发生冲突时,幼小的他们无法改变现实,只好用一种消极的行为来逃避

5、,从而释放出自己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保护孩子的心灵。2、要注意创设环境,给孩子诉说的机会。我在前几次和田野谈话时,都是把他领到办公室进行“我坐着他站着”的教育。孩子本身就有压力,加上这里的环境就更有压力,因此,他索性来了个“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而这次,偌大的操场只有我们两个人平等地对坐,孩子可以无所顾忌的说出自己的心理话。3、作为班主任,遇事一定要沉得住气,压得住火,切忌简单粗暴。12岁的孩子正出在青春期的阶段,如果跟他们动“硬”的,他们只会和你“对着干”。相反,如果退一步再处理,双方的情绪都会有所控制,这样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6、。试想,如果今天,我的那个抡圆的巴掌一旦落下去,那么,随之而来的不会是学生知错认错的态度,而只能是他与你的彻底决裂。4、注意家校结合。3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摇篮。家校的结合,一方面会使这股合力推动孩子大踏步地前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家长的素质,知道该怎样为人父母,以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