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50562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用还原法进行阅读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用还原法进行阅读教学 摘要:重点介绍了孙绍振的还原法以及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转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文本分析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还原法;微观分析;矛盾 在阅读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主体在相互制约,即读者主体、作者主体和文本主体。阅读应该是这三者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这就需要对文本进行微观解读,即文本细读。还原法就是行之有效的微观分析法。其具体运用如下: 一、找到关键词语,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差异和矛盾,看特殊的心灵奇观 所谓工具性,就是字典上
2、的语义。语言是科学的、规范的,是可以作为工具而使用的。而语言的人文性是在具体语境中经过个人化处理的,超越常规,能表现作者潜在的情感。所以在使用还原法中,首先要抓住这种富有人文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突破口,把作者欲表达但又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揭露出来。正是在这种地方,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也正是在这里,显示出语言的精妙。 二、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可对话性 作为读者的教师与文本对话之后找到矛盾的所在,这仅是完成了还原法的第一步。关键是如何将矛盾揭示出来,从而达到分析的阅读效果,传递给学习者主体,这体现了双主体性。孙绍振先生认为:“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
3、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把作品所表现的对象―人物和景物―将其原生态,未经作者心灵同化的状态、逻辑,想象出来,让它和文本的形象形成对比,矛盾就不难揭示出来了。”这句话我感受颇深,往往是我们自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背后却有其不平凡的地方。 三、抓住行文�辑和理性逻辑之间的矛盾所形成的反差 《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讲的故事是荒诞不经的,而长妈妈却讲得很认真,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欺骗或者开玩笑的意思,这就显得不和谐了
4、。用还原法观之,对于长妈妈的荒谬逻辑,“我”不但没有表示怀疑、反驳,反而引申下去:“我”不怕这一切,因为“我”不是门房。这就把逻辑向荒谬处深化了。按还原法,正常情况下,应该对长妈妈的荒谬故事加以怀疑、反驳,但作者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却顺着她的逻辑推,愈推愈谬。还原之后,再反问: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密码和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四、还原到整体结构和作者的心灵世界,在个人生命体验中读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是节选,写了少年时代看社戏的回忆。如果我们把它还原到整体结构中去读,就能够更全面地窥见鲁迅的精神世界。如戏院长凳过狭过
5、长,他竟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得毛骨悚然地走出了”。剧场沉闷的演出,有如受刑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在作者的心灵中,剧院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监狱。这个部分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鲁迅敏感、受伤的灵魂。 五、还原到作品本身去解读,要尊重文本主体 《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是作为一个英雄形象来塑造的吗?细读作品,木兰更使我们感到亲切,而不是崇高。木兰还乡的场面没有庄严,也没有衣锦还乡的荣耀,她仍是一个女儿,一个妹妹。木兰这时的表现恰恰也证明了她并不以英雄自诩。 六、还原出作品的艺术追求 《项链》中的女主人公马蒂尔德不单单是一个追求虚荣和享乐的人,也不单单
6、是因为追求自身幸福而靠自己意志、精神和力量走出困境的人。她是这二者的统一。为什么本文写到情节的高潮戛然而止?是为了前文舞会的成功与后文失去项链之后主人公为之辛苦劳碌的“英雄”十年进行对比,而且是两个极端的对比,从而写出一个人物的两个自我。作者精心运用这样的小说技巧,所追求的正是这种震撼力。 七、要借助历史文献和历史事实去还原 李白《下江陵》一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说的是行走之快,但小木船有那么快吗?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是因为日行千里的感觉是由作者的情感决定的。这就产生第二个矛盾:既然快了,就会有安全问题。当年三峡有礁石,尤其是瞿塘峡,更是厉害
7、。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有效地还原,就得借助历史文献和历史事实。 八、还原出作者省略了什么,不写什么,弱化了什么 比如,《背影》为什么不写人的正面而写背影?写父亲与他的矛盾,“触他之怒”“待我渐渐不如往日”等都含含糊糊,被弱化了。这是为什么?我们只有“去蔽”,还原出作者省略了什么,弱化了什么,才会知道应该写什么。 还原法的有效运用,对教师深入解读文本、生成合宜的教学设计很有裨益,可以使我们透过文本的表层看到作品传达出的真正意蕴,引领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对作品解读得越深越好,我们还要尊重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阅读
8、能力,避免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过深解读和过度拓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