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3913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分析与护理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分析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菌的菌种,并探讨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本院烧伤病房的120例患者的感染菌种和临床资料,同时制定详细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结果分析156株烧伤感染菌的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多,约为39.75%,其次较多的菌种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分别为17.95%、9.62%、8.97%。结论及时了解烧伤创面的感染菌种类,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感染;护理 632文章编号:10
2、04-7484-06-3499-01 为了全方面地了解烧伤感染所带来的危险因素,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烧伤患者的感染率,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本院烧伤病房的120例患者的细菌分布和药敏情况,总结护理经验,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有效护理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本院烧伤病房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烧伤面积约在40%-90%之间;其中浅Ⅱ度24例,深Ⅱ度52例,深Ⅲ度44例。将所有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气管的分泌物、静脉导管尖端和血痂下的组织送检,并分离出培养菌株156株。
3、1.2方法 1.2.1分离培养用无菌棉拭子来采集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气管分泌物之后,接种在血平皿和麦康凯平皿;静脉的尖端置于心脑浸液增菌的肉汤;血培养的标本接种在血液增菌的培养瓶16A;痂下组织在匀浆后,直接接种在血平皿、麦康凯平皿,同时计数。 1.2.2细菌学的鉴定和药敏试验我院的检验科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实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工作。细菌鉴定选取PhoenixSystemAAA-08707全自动的细菌鉴定系统来分析。 1.3数据处理选择WHONET5.3这一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分析156株烧伤感染菌的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多,约为39.75
4、%,其次较多的菌种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分别为17.95%、9.62%、8.97%。 3护理措施 3.1创面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对其清创,清除坏死的腐皮,去除大水疱,并在无皮肤的保护处贴上油纱后,再外涂上SD-Ag;根据病情及时清理坏死组织;为了防止创面部位受压,需帮助患者每2h更换1次体位,并定时对床褥进行高压消毒;严密观察患者的创面,记录下创面的颜色、水肿、渗液数量、创缘肿胀和炎性浸润等情况。 3.2感染期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 3.2.1心率监测将患者的心率控制在每分120-140次,烧伤患者存在感染或者细菌毒素时,其心肌会受损,心率
5、会持续增快。如果心率高于140次/min,体温正常,需进行心电图的检查。 3.2.2体温监测患者发生感染或者出现败血症时,会出现高热、寒颤和低热的病症。护理人员对于高温患者需采取的措施:①头枕冰帽或者将冰袋置于患者的双腋下、双腹股沟部位;②药物降温:可服用羚羊粉、扑热息痛片和肌注柴胡等降温药,并鼓励其多饮水。 3.2.3呼吸道护理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快、张口和抬肩呼吸的现象,需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呼吸道有损伤者需进行早期雾化。 3.2.4消化道护理严重烧伤患者会可出现消化道应激反应;腹胀严重的患者需禁食或进行胃肠减压;由应激性溃疡而引起的出血,需给予止血药物或输血。 3
6、.3合并症的预防 3.3.1肺部感染的预防对患者实行呼吸道护理,如雾化吸入和清除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护理中患者有喉痛、声嘶和呼吸困难等病症,需给予处理,严重时行气管切开。 3.3.2消化道和尿路感染的预防必须保持尿管和胃管等的通畅,防止管道出现打折、受压和脱落,并仔细观察患者引流物的色泽、数量和沉淀等,引流袋需每日更换,每日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和会阴部护理,避免感染。 3.3.3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创面穿刺与切开插管静脉后,会形成感染灶,发生脓毒血症。所以需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并在插管入口处覆盖抗生素纱布,定期更换其敷料,定期行血培养,发现感染立刻拔管。深静脉置
7、管时,需观察输入的通畅度,管道是否出现打折、受压和脱出,穿刺部位是否红肿等。 3.4营养护理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的伤情严重,对蛋白质的消耗较多,因此,需给予其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患者口渴时,除了给予水补充外,还要给予口服的补液盐类饮料。 4讨论 皮肤烧伤会破坏人体的天然屏障,使机体的免防御能力下降,因此极易出现各种细菌感染。而细菌、真菌和病毒会引起患者的局部或全身感染,特别是致病菌及医院内的耐药菌株等的感染。因此患者需采取有效的创面处理,及时进行预防感染菌感染类治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