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3885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摘要】本文提取了能够反映经济综合水平的九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安徽省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此为安徽省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因子分析经济水平评价 安徽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各城市来说,其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而且省内各市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为了安徽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对安徽省各城
2、市的综合经济水平得分做了一个比较,并分析了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找出了差异性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缩小各城市间发展水平差距的建议,推动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 一、建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地描述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和特征,本文先采用定性分析法,找出能够反映综合经济水平的一些指标,再对这些指标采用科学的定量分析。笔者综合相关文献,并结合安徽自身特点,最后选择了九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九项指标分别为:人口数、就业人员数、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农林业总产值、旅游业总收入
3、、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专利申请授权量。这九项指标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教育文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反映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为后面的因子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各项指标的数据为2015年安徽各市的�y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 二、因子分析的数据结果与分析 数据检验 通过SPSS18.0进行因子分析,通过降维提取公因子。首先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一般认为,KMO值大于0.7可认为数据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KMO值越接近1.0,变量间的共同因子越多,也就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检
4、验,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值为0.810,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04.164,相应的Sig.值为0,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因此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是恰当的。 公共因子的提取和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结果见下表。根据特征值大1的提取原则提取了两个公因子,且由表可看出,两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393%,即这两个公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占全部方差的90.393%,因此用其来反映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所损失的信息较少,能够综合反映各市
5、的经济水平。 利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3次迭代后收敛,经过3次迭代后,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算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 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计算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用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2015年安徽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根据上表,令第一公因子F1方差贡献率为权重1,第二公因子F2方差贡献率为权重2,根据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其中,F1,F2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由此可计算出各城市的最终综合得分。从最终结果来看,城市之间得分差距较大,说
6、明了各城市之间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对2015年安徽省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及排名有了以下结论。 1.合肥、芜湖、安庆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于安徽省来说是省内发达城市。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是安徽省经济的辐射中心,且自2010年合肥加入长三角城市群以来,经济实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都市圈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增长。芜湖市作为安徽省经济实力排名第二的城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芜湖市城区位于长江干流上,使其拥有优越的水
7、路运输条件,而且经过芜湖的铁路也可通向全国各地,更使得其成为全国综合性的交通枢纽。安庆市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最早的省会所在之地,其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对整个安徽省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滁州、六安、马鞍山、蚌埠等市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较高,作为安徽省中等城市,虽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没有创新型产业的兴起,也缺乏外来资本的流入,只能靠已有的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整体经济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铜陵、池州、黄山综合得分值低,为安徽省落后地区。本区位于皖南山区一带,由于地形以山区为主,交
8、通发展比较滞后,基础薄弱,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难以靠工业带动发展。另外,由于发展落后,就业机会少,使得劳动力大量外流,加剧了本区的发展滞后水平。 建议 根据因子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结合安徽省各市自身特点,为了安徽省更好更快地发展,缩小各城市间的差距,消除发展不平衡现象,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大型城市圈,带动周边发展,依靠其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建设成面向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