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doc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doc

ID:5513857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8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doc_第1页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doc_第2页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doc_第3页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doc_第4页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  摘要:四川横断山区既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2004年,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反贫困为目标的生态移民工程在这里开始试点,两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移民的双重目标直接导致移民意愿的双重性,出现了生态移民大部分为非自愿移民,小部分为自愿移民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四川横断山区出现了四种生态移民安置模式,即:高山农业居民移民模式――人林异位;高寒草原移民模式――退牧还草;干旱河谷区移民模式――易地致富工程;横断山区边缘区――市场化引导的自愿移民。四种模式并存的局面,为成功实施生态移民提供了更多的选

2、择。  关键词: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64―08  一、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的实践    四川横断山区是指包含岷江上游、黄河河曲白河流经地带、嘉陵江上游、大渡河上游、青衣江上游、雅砻江全流域、金沙江上、下游内的四川省属地区。按行政区划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绵阳市平武县、安县,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石棉县、汉源县,攀枝花市仁和区、米易县、盐

3、边县等。以上地方除个别县而外,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或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  四川横断山区幅员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0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400万。世居少数民族有藏族、彝族、羌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傈僳族、苗族、傣族、白族、布依族等民族。从流域看,藏族集中分布于大渡河流域、雅砻江中上游和金沙江上游地区。彝族集中分布于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下游以东、金沙江下游以西的地区。羌族则集中分布于岷江上游地区。  四川横断山区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性区域,也是“天保”和“长防”工程的重点区域,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同样

4、,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四川横断山区也是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和集中的地区。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经常性的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风雪、干旱和鼠害等。龙门山、鲜水河两条深大地震断裂带几乎控制了整个四川横断山区。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四大河谷多是产生焚风效应的干热河谷,河岸水土流失、岩石破碎、山体不稳。因此,四川横断山区的自然生态平衡经常受到来自自然本身的威胁,是急需加强人工防治和治理的区域。  由于四川横断山区的生态重要性,2004年国家发改委将四川省纳入全国生态移民试点工程重点省区后,四川横断山区成为全省最重要的投资区域。2004年

5、和2005年两年共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5亿元,其中的72.5%投入了三州,搬迁的生态移民户数和人数都超过全省总数的60%。两年时间中,生态移民的试点工程布局进一步扩大,资金量也有所增加,但项目内容还是集中在以下范围:第一类是为移民准备生产条件的开发性投入,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建设、牧区生产设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类是为移民准备生活条件的投入,包括住房及附属设施建设、架设输电线路、配套广电设施等;第三类是完善社会事业服务的投入,包括学校及卫生院(站)建设等。不是所有的移民点均需要三类投资。一般来说,新的

6、集中安置点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要大一些。而分散安置和扩大安置规模的移民点的投资相对要少一些。    二、目标与移民意愿的双重性    1.目标的双重性――生态保护和消除贫困   国家计委为生态移民工程确定的第一原则,是“坚持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并明确规定了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范围,主要是那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难以改善,投入资金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并要求“这项工作的实施,要在有关省区的生态建设规划和扶贫规划的指导下,与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工程等各项治理措施相结合,努力实现减少贫困人口和改善生

7、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按照这一思路,四川横断山区的生态移民也都确定了双重目标,但根据其规划或指南的表述,各州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  《甘孜州易地移民致富工程规划》中提出的总体目标是:“通过9年的时间,基本完成甘孜州生态环境建设易地安居致富工程。全州共需易地安置农牧户3.65万户、约20万人,其间对全州约1万户、5万农牧民进行集中易地安居,约2.65万户、15万农牧民有计划地实施分散易地安居,向现代农业、生态药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业等产业进军,逐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到2010年,通过易地安居到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气候资源等

8、配置相对好的地区,集中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把治山、治水、治穷、治愚、治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