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pdf

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pdf

ID:55121624

大小:201.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0

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pdf_第1页
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pdf_第2页
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3期农药研究与应用Vol.14No.32010年6月AGROCHEMICALSRESEARCH&APPLICATIONJun2010研究与开发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雷艳,姜春艳,李彦龙(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100)摘要:优化了烟嘧磺隆的合成工艺,使得总收率达到63.2%,原药纯度大于95.0%,对重要中间体N,N-二甲基(2-磺酰胺基)烟酰胺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关键词:烟嘧磺隆;中间体;合成中图分类号:TQ463.4文献标识码:ASynthesisofNicosulfuronLEIYan,JIANGChun-yan,

2、LIYan-long(DalianRaiserPesticidesCo.,Ltd.,Dalian116100,China)Abstract:Theoptimumreactionconditionsforthesynthesisofnicosulfuronweredetermined.Theoverallyieldof63.2%andthepurityofmorethan95.0%wereobtainedundertheoptimumreactionconditions.Thesynthesismethodoftheimportantinte

3、rmediateofnicosulfuron,2-aminosulfonyl-N,N-dimethylnicotinamide,werealsostudied.Keywords:nicosulfuron;intermediate;synthesis烟嘧磺隆(商品名玉农乐)是新一代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磺酰脲类除草剂。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玉米田除草剂品种之一。其主要通过抑制乙酰乳酸酶来防除杂草,是侧链氨基酸合成抑制剂。玉米田芽后施用,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用量为22~4g(有效成分)/667m,土壤

4、中降解迅速,对下茬作物没有影响。笔者主要研究了重要中间体5的合成,并对烟嘧当今玉米已发展成集饲料、口粮和工业原料为磺隆中间体2、3、4、5、6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一身的重要作物,其种植面积仅次于禾谷类与水稻1实验部分而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玉米的重要种植国家,种植面积与产量均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另外,1.1仪器与试剂由于乙醇燃料的开发,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会更快增试剂:2-氯烟酸(99%),氯化亚砜(99%),长。这些因素会使玉米田除草剂有较大需要。因二甲胺,硫磺(99%),无水碳酸钾(99%),氯此,烟嘧磺隆这一新品种的开发必将成为解决农

5、药气,氨气,氨水(28%),二氯甲烷,甲苯,4,6-二生产和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甲氧嘧啶胺(99%),以上均为工业品。双氧水目前,国内烟嘧磺隆的主要合成路线如下:(30%),次氯酸钠(12%),浓硫酸(98%),盐酸(36%),乙腈(99%),硫氢化钠(70%),氢氧化钠(96%),氯甲酸乙酯(98%),氯甲酸甲酯(98%),以上均为CP。仪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系统:Agilent1100seriesMSD/TrapVL(美国Agilent公司),超导核磁共振波普仪:VarianINOVA400MNMR(美作者简介:雷艳(

6、1978-),女,辽宁大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药及中间体的合成工作。收稿日期:2010-04-2120农药研究与应用AGROCHEMICALSRESEARCH&APPLICATION第14卷国Varian公司),数字显示微熔点测定仪:X-4,电放热停止后,加热至回流。2h后蒸出乙腈,加入子天平:ESJ205-4,循环水式真空泵:SHZ-D120mL水,全溶后在15~20℃滴加盐酸中和至pH为(Ⅲ),旋转蒸发器:RE-52A。2~3。继续搅拌20min过滤、水洗、烘干得产品6和1.2实验步骤6′,重量收率98%。6Ms(m/Z,%):324

7、.0(M+,1.2.1N,N-二甲基(2-磺酰胺基)烟酰胺(5)的100),301.9(36.4),277.9(21.5),255.9(9.3),制备212.9(15.0),170.0(1.8),105.9(8.4)。6′Ms化合物5是烟嘧磺隆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笔者(m/Z,%):309.9(M+,100),277.9(29.6),[1,2]参考文献对其进行了制备。255.9(9.3),212.9(22.2),167.9(4.6),132.8方法一(氯气法):(2.8),105.9(7.4)。2结果与讨论2.1不同方法对5的制备将9.1g(

8、0.05mol)化合物4加入30mL水与分别采用氯气法、非氯气法对中间体5进行合100mL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降温,在0~5℃之间成,现将2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列入表1。通氯气20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