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创新四大雷区.doc

跨越创新四大雷区.doc

ID:5511586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7

跨越创新四大雷区.doc_第1页
跨越创新四大雷区.doc_第2页
跨越创新四大雷区.doc_第3页
跨越创新四大雷区.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跨越创新四大雷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跨越创新四大雷区跨越创新四大雷区  把失败当作最好的老师  为什么很成功的公司有时会推出一些失败的产品?  为什么有些产品由大公司做出来不见得奏效,而小公司推出来就能成功?  微软亚洲工程院在过去近7年的不断探索中发现:  创新的雷区无处不在,关键是学会如何绕过雷区或者跨越雷区。  否定自己往往是困难的,无论对一个人或一家企业而言都是如此。  作为微软亚洲工程院(ATC)“创新自修六堂课”的最后一节,谈论“失败的教训”是必要的,然而这一话题并不轻松。要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创新的雷区”,意味着需要揭开一个个失败项目的“伤疤”,然而,唯

2、此才能找到跨越雷区的方法。  “我做了一辈子技术,今天反而很尊重做市场、做商业的人。”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在谈到技术与市场的关系时,发出这样由衷的慨叹。或许,他所否定的并非当初选择走上技术之路,而是原本应当对市场的重要性认识得更早。  在过去的近7年中,他所带领的ATC团队赢得过成功,也遭遇过众多“雷区”。在失败的沮丧中,他们也获得了不少“扫雷”心得。然而,张宏江认为,在用户和市场面前,他还是个不断探索、发现的学生。  雷区一浮躁激进  “当时我们以为,创新可以凭努力一蹴而就,忘记了创新需要漫长的过程。”  谈到创新的雷区,张宏江

3、认为,首要的是避免浮躁激进的情绪。  2003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设立5年后,在张亚勤、张宏江的提议下,微软在中国正式创立了微软亚洲工程院(ATC)。张在事后谈到,他把ATC的创立看作是在微软的第二次创业。和其他创业者一样,张宏江和几位带头人当时满腔热血,认为“凭着聪明、苦干,自己可以无所不能”。  在微软公司内部的研发体系中,对创新有着固定的流程规定。例如,开发项目中必须有三方面的角色组成: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项目经理。三者互相辅助、互相制衡,缺一不可。  然而ATC在成立的早期,在做它的第一、第二个项目时,没有彻底沿袭这种开发模式

4、,而只把侧重点放在了开发上面,项目经理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测试的工作也外包给了当时的第三方合作伙伴。  “有一两个项目很快就陷入困境,后来不得不花两三个月时间来作调整。”张宏江反思当时陷入困境的原因,固然有客观条件所致,例如,缺乏足够优秀的项目经理和测试人员。然而,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当时心态过于浮躁激进,从而低估了做软件的复杂性。  “在中国做事情很多时候都说要快,人们认为快、聪明能改变一些事情。但是‘欲速则不达’,浮躁容易让人抄近路,而复制拷贝别人是最方便的捷径。所以说一味求快的做法对企业和产业的进步都没有帮助。”张宏江现在十分庆

5、幸,当时在大麻烦到来之前就遇到小麻烦,让团队成员们冷静下来。  如何避开浮躁的雷区?ATC的经验是,不要相信聪明和苦干能代替积累,心态上需要保持激情,但行动上必须踏实。  雷区二技术至上  “一味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容易忘记了什么是用户真正所需。”  得到专业人士认可的“很牛”的技术,到普通用户那里可能并不买账。这似乎是个浅显的“雷区”,但却不断被技术人员忽略。ATC在创立早期也在这上面有过“创伤”。  当时,张宏江和他的团队研究出一项“图像取向自动识别技术”,他们计划将其转化成微软媒体中心(WindowsMediaCenter)中的

6、一项功能。具体用途是:通过计算机识别技术,帮助用户自动调整电脑里横竖不一的图片的方向,从而取代手工调整。  当时,ATC判断,随着数码相机越来越普及,像这样的图像自动识别转向功能将会受到用户欢迎。而这项技术应用了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在研究成功后,不仅申请了专利,还在学术界获得了好评,在实验室中做测试,准确率也已经超过了90%.第1页第2页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