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ppt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ppt

ID:5510431

大小:99.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7-11-16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ppt_第1页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ppt_第2页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ppt_第3页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ppt_第4页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治1,CAP的临床诊断依据2,CAP的病原学诊断3,CAP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4,CAP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建议5,CAP初始治疗后评价和处理目录:现状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肺炎发病率死亡率高,治疗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广泛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滥用抗生素不仅是过度治疗,还易产生耐药,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因此正确的评价患者的风险程度,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是我们临床医师,流行病学专家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定义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

2、无明显免疫抑制患儿在医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严格讲是指未使用过抗生素,在医院外获得的肺炎。CAP和HAP的区别CAP住院48小时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HAP住院48小时后出现的肺部炎症,CAP与HAP的发生率7-8:1CAP的临床诊断依据.目前国内无儿童CAP诊断标准,发热咳嗽是标志性症状,WHO推荐以气促作为诊断肺炎的重要指标,1岁内>50,1-5岁>40,5岁以上大于30,并除外发热因素。下面是参考成人CAP诊疗指南: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

3、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8度。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病原学CAP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此外还有真菌和原虫。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如汉坦病毒等)、细菌(如嗜肺军团菌等)又称非典型肺炎病原,以区分肺炎链球菌等典型肺炎病原菌。CAP的

4、病原学诊断(1)采集:须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病人先行漱口,(2)送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h。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保存(疑为肺炎链球菌感染不在此例),保存标本应在24h内处理。。(3)实验室处理:挑取脓性部分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多核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二者比例<1:2.5)。细菌病原2.细菌病原儿童CAP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仅5%~15%,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使我国小儿CAP血培养阳性率更低。加上难以获得合格的痰标本、又不可能常规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或肺穿刺术,因此较难估算细菌病原所占比例。细菌病原在发展中国家更是

5、重要,常见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主要是b型,其它型和不定型流感嗜血杆菌较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卡它莫拉菌(MC),此外还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百日咳杆菌等。肺炎链球菌:是出生20d后个年龄期小儿CAP的首位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HI)主要见于3个月~5岁小儿,而肠杆菌属、B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3个月内小婴儿。*要注意结核分枝杆菌作为小儿CAP病原菌的可能。病毒病原病毒病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婴幼儿CAP起始阶段。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重要病原体;随年龄增长发病减低,常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6、腺病毒、鼻病毒、呼肠病毒,还有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单纯病毒感染可占小儿CAP病原的14%~35%,病毒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注意并警惕新发病毒、变异病毒造成CAP的可能,如人类偏肺病毒(hMPV)、SARS病毒、人禽流感病毒等【II】。***因此真正由细菌或非典型菌所致肺炎仅占婴幼儿CAP25-33%因此大多数婴幼儿肺炎不应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非典型肺炎病原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沙眼衣原体(CT)和嗜肺军团菌(LP)是小儿CAP的重要病原,其中前两者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感染,近年有报道5

7、岁以下儿童感染并不少见。(1)MP是5~15岁儿童CAP常见病原,占10%~30%以上。文献报道MP感染率9.6%~66.7%不等,每隔3~8年可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CT是6个月以内尤其3个月以内小儿CAP的常见病原之一,小婴儿眼部出现粘稠分泌物常提示衣原体感染,(3)而CP多见于5岁以上,占病原0~20%(4)LP是引起重症CAP的独立病原或混合病原之一【II】。.混合感染儿童CAP混合感染率为8%~40%,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的几率越高【II】。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