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02370
大小:6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7
《雪地贺卡》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景泰三中《雪地贺卡》导学案NO:___小组___姓名:主备人:韦性宏审阅:王小玲初一语文组一学习目标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章题目中获知课文的内容。2.线索是文章的要素,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小说主题。3.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了解表现童心的书信方式。二、教学重难点:1.在秘密与幸福中包含了哪些事、哪些人和哪些情呢 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颏下()鼻涕()嫉妒()襟怀()雪橇()臃肿()埋没()好奇()迹象()胳膊()()痴痴()牛仔()不妨()2.选词填空。①我____也____过一些贺卡,这张却让人心动。(邮寄寄出接收接受)②我________让李
2、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但我__________破坏她的梦。_____让她惊讶着,甚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不忍心不愿意更不愿意更不忍心那么不妨)3.认识作者:鲍尔吉.原野, 作家,蒙古族,我国著名散文作家、儿童作家。与歌手 、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 ”著有《掌心化雪》、《唯一的橘子唯一的灯》、《一脸阳光》、《善良是一棵矮树》等散文集13部。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①十万火急:②万事如意:5.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 6.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至少3遍以上,用简明的语言复述故事。 4、“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争取完成课后题第3题。探究案1.文章优美而温情,是一篇小小说,篇幅短小,指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词语,读完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勾画)学法指导,引导思维,出示公式法:主问题:围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辅问题: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怎样?景泰三中《雪地贺卡》导学案NO:___小组___姓名:主备人:韦性宏审阅:王小玲初一语文组一学习目标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章题目中获知课文的内容。2.线索是文章的要素,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小说主题。3.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了解表现童心的书
4、信方式。二、教学重难点:1.在秘密与幸福中包含了哪些事、哪些人和哪些情呢 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颏下()鼻涕()嫉妒()襟怀()雪橇()臃肿()埋没()好奇()迹象()胳膊()()痴痴()牛仔()不妨()2.选词填空。①我____也____过一些贺卡,这张却让人心动。(邮寄寄出接收接受)②我________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但我__________破坏她的梦。_____让她惊讶着,甚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不忍心不愿意更不愿意更不忍心那么不妨)3.认识作者:鲍尔吉.原野, 作家,蒙古族,我国著名散文作家、儿童作家
5、。与歌手 、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 ”著有《掌心化雪》、《唯一的橘子唯一的灯》、《一脸阳光》、《善良是一棵矮树》等散文集13部。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①十万火急:②万事如意:5.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 6.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至少3遍以上,用简明的语言复述故事。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争取完成课后题第3题。探究案1.文章优美而温情,是一篇小小说,篇幅短小,指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词语,读完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勾画)学法指导,引导思维,出示公式法:
6、主问题:围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辅问题: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怎样?2.几张小小的贺卡让作者和李小屹怀揣着各自的秘密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了永久的、美好的回忆。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与众不同的感受呢?(浏览全文,勾画原文回答)3.作者对雪地里发现的贺卡感受到的不是可笑、幼稚,而是“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我们该怎样理解作者的感受呢?在秘密与幸福中包含了哪些事、哪些人和哪些情呢?(1)“秘密”中的“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2)“秘密”中的“事”:在这个充满温情的贺卡故事中,你读到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呢?品味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A、自主品读:捕捉、勾画
7、打动你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旁批你的理解,并记下你可能产生的疑问。 B、交流质疑: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品读收获,同时像组员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不能解决,留待稍后全班讨论。(3)“秘密”中的“情”本文并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语言,文章风格自然朴实,如出水芙蓉一般,毫不矫饰,但却淡而又味,读来清新可人,通过小小的三张贺卡,深深打动着读者。原来秘密当中包含着“我” 真情,包含着人们 的呼吁!3.桃李满天下是教师的幸福;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幸福;两袖清风是廉者的幸福;春种秋收是农人的幸福;带有秘密的童年的李小屹“幸福”吗?为什么?提示
8、: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从孩子的特点考虑;从“我”对李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