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生班级.doc

浅谈对初中生班级.doc

ID:55081806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7

浅谈对初中生班级.doc_第1页
浅谈对初中生班级.doc_第2页
浅谈对初中生班级.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初中生班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对初中生班级“小群体”的认识和疏导 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226300)狄袁辉    作为一名细心的班主任,你在校园中常能见到这样一群同学,他们在课余之际大多聚在一起,他们中有着共同的爱好、一致的观念和类似的性格特征,而且,他们的一些作为常常是使班级走向分化,导致纪律浼散的前兆“(当然,也有一部分能促使班级进步。)所以,如何整合这股班级”小群体“的力量,让他们走上积极发展的道路,为班级的建设服务,已经成为现今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班级“小群体”。 班级“小群体”的主要表现有:1、他们的规模比较小,在思想政治方面一般不会反动;2、他们之间的

2、关系建立共同的爱好与性格上,他们以青年人的“义”气为情感纽带,他们的从众行为比较明显;3、这种“小群体”往往有一个组织者(或“领导者”),他对群体中其他同学有精神上的支配权和行动上的指挥权。所以,这种群体往往有比较强的凝聚力和行动的统一性,尤其在与老师或群体之外的同学发生纠葛时,这种统一性和凝聚力更为明显;4、这种群体一般有着较强的自闭性和排斥性;5、小群体的同学之间往往有一套不成文的内部协定、更有一种对外保密的特殊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正是由于班级“小群体”有以上表现,这给班主任的班务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极大的难处。按照班级“小群体”的特征和行为处事的结果为根据,一般来说,可以把它分为积极向上型、

3、中间游离型、和消极破坏型三类。1、积极向上型班级“小群体”是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生团体组织。他们组织行为的目的明确,对班级与学生个人都是起促进作用的。比如,学生中自发形成的学习互助小组,语文学习沙龙,“英语角”等。只不过,这种“小群体中所占比重不太多。2、中间游离型班级“小群体”是一种与班级大环境若即若离的非正式集体,当他们组织行为与班级整体相吻合时,就是一股积极的力量,反之,就会阻碍班级的健康发展,对其余同学的学习带来消极影响,比如,学生中自发成立的足球队等文娱活动团体,当他们在参加各项比赛为学校、为班级争光的时候,可以说,他们起到了积极作用;反之,他们在自习课上乃至不上课去踢球的时

4、候,就是一股反作用力。这需要老师加强引导。3、消极破坏型班级“小群体”则是与班级的总体目标不一致的甚至做出非法行为的学生集团组织。他们的组成人员受到社会上的不良思潮的影响,受到部分宣传媒体中的暴力凶杀色情内容等毒害,过分追求所谓的“新潮”、“前卫”,置《学生行为规范》于不顾,做出一些违纪甚至违法的行为。比如:学生的频繁旷课、逃学,多名学生聚在诸如宿舍、车棚、厕所等地抽烟,打牌、双休日、几个同学一起去网吧,游戏厅、迪吧等玩耍等,这些都是消极破坏型中绝大部分学生的表现。更有极少的一部分同学,纠集社会无业青年,拉帮结伙,聚众闹事、群殴群架,偷窃赌博,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种情况是相当恶劣的,后果也

5、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种类型的班级“小群体”必须要严加管理和疏导,防患于未然。由于在班级的实际情况中,以上三种类型是交叉出现的,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和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上讲究艺术地处理。我想应该在充分挖掘它们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班级“小群体”加以整合与疏导。1、善于与他们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上、生活的需求,利用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感情多做有与人,密切、互相信任、凝聚力强等特点,引导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共同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2、积极筹措,统顾全局,从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出发,对于已发生消极影响的班级“小群体”,加以合理引导,利用他们的内部压力和倾向

6、性的特征,深入学生的内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朝着有利于实现班级整体目标的方向前进。3、利用班级“小群体”的内部信息沟通灵敏,迅速的特点,可以及时搜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比进行有效的甄别、筛选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向为宁取有效的学校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4、按照作战中“擒贼擒王”的理论,有效地控制和转化班级“小群体”中“领导者”,针对他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充分的表现空间,让他做到表率的模范,再利用他在“小群体”中的影响,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向积极型班级“小群体”转化。5、展开“家校联动”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等先进的资源,使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更为紧密。把班级“小群

7、体”的成员分教成每个家庭来独立教育学生家长一方面达到纵向层次上的管理;另一方面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形的群体活动,多创造机会给同学以表现的空间,展示他们的才华,这样可以源关上避免学生“无带生非”的现象。如,多开展一些篮球、足球比赛、诗朗诵会等,老师在活动中采取优化组合、自由组合等方式,加以合理化的指导,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总之,班级“小群体”现象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中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教育工作者既不能畏首畏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