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教学策略研究-论文.pdf

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教学策略研究-论文.pdf

ID:55063826

大小:119.8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08

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教学策略研究-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教学策略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3月1日理科考试研究·数学版·19·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教学策略研究江苏省海安县李堡中学226631陆琳高一数学教学首先遇到的就是初、高中数学如何有效衔接挑战,获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问题.自从新课标实施后,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无论是从量2.分层设置例题,保证所有学生通过思考有所获得还是从难度来看,都减少了不少,而高中数学教材的难度和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那么高,发散度不是那么强,求都有所增加,我们高中教师如果从高中的课标要求实施教我们在例题的设置上要注意分层,分层的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学,往往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步入高中不适应高中数学教都

2、能够思考,同时设置脚手架领引学生能够逐步发展.学,出现学习困难,那么如何做到有效衔接呢?本文就此话题进例如,“求函数值”的习题课,笔者考虑到这部分知识的教行简单的探讨,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学目标和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一、初高中数学衔接失当成因分析了一个有层次感、梯度的例题1.学习环境与学习心理的不适应2≥例1已知函数,():{’j一,,0、7’(1)求,(2),学生步人高中,学习环境是陌生的,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一lL

3、))的值;(3)当口>÷时求,(2a习,经历了中考后,休息了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学习心理过于放二松了,进入高中发现数学有难度,导致生成压迫感,滋生畏难隋缘一1)的值;(4)求.厂(2D—1)的值.2.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科学评析这道习题采用了小步子、多台阶的分层设置方式,确在初中知识点简单,数学课时量足,考试难度低,所以只要保每个同学都能切人到问题的思考,并在问题的领引下,由简单到认真听老师讲,成绩一般都挺不错,而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而复杂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发散学生解题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言时间分配变少了,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了,有很课后

4、习题也要有针对性,要有选择,有些现成的练习不定多同学在初中的依赖性没有能转变过来,导致数学学习困难,都适合学生,要有取舍或补充,最好是自己针对学生实际的练加上又不是能够很好地安排时间,势必导致学习困难.习,有的放失!减少学生不必要的时间消耗,提高效率,让学生3.教材、教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更轻松地提高.还有一个班中的学生层次除了学生内因以外,教材和教法外因也对学生的高一数学不同,对于特别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特别关注,减少数量或者另学习有着影响,从教学内容来看,初中数学内容的叙述方法比外布置相对简单的作业,让他(她)们更快提高1较简

5、单,语言通俗易懂,以常量为主;而高中数学概念抽象,逻3.注意挖掘新教材的内涵辑性强,比较难懂,且以变量为主,相比于初中数学,不仅计算注重对高中教材内涵的挖掘,立足于学生的认识发展规相对复杂,对分析能力的要求也变高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律,注重情境的创设,所选择的问题和实例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也较为复杂探究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意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继从教法上看,初中数学强调的是记忆与模仿,而高中则更而增强其数学学习的欲望,在兴趣的驱动下集中注意力,进而为注重思维发散与创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更为丰富

6、.提高了课堂效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例如,8+3+4≤0这样简单不等式在解题时,也需要学基础上,对教材中的例题和资源精心选择和重组,通过合理的生有分类讨论的思想,不能一眼得到答案,首先要就口是否为情境创设,设计出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零进行讨论,如果不为零,还要分正数和负数进行讨论,其复杂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实现对数学规律的发程度明显要超过初中数学内容.现、猜想、探索和验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养成正确的数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策略方法学学习习惯.处理好教材设计好跨度,给学生搭好脚手架.

7、1.赏识教育能增强学习自信心如平面几何教材中,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而到立体几学生在高一,遇到数学题不会做,有自卑心理是一种普遍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同时,我们应该发现有不现象.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成绩不理想、过高的学习要求、甚至少的平面几何中能够成立的结论到了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成过多的批评和不恰当的评价等等,都会造成学生的自信心不足立了.对于这些知识如何处理,肯定要有统筹的安排,设计好跨和产生自卑的心理,轻者缺少自信心,重者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度,一步一步地挖掘、深入,使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学生在逐步心理问题.学生自信心的产生和建立主要

8、来自学习获得的成功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增强数学学习自信心.以及教师和他人的评价.教师要用赏识的慧眼去寻找、去发现4.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和思考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