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35630
大小:41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6
《扬州市江都区中学2013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扬州市江都区中学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2013.6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用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不一定能推出的条件是:(▲)(第2题图)A.B.C.D.(第3题图)3.如图,射线OC的端点O在直线AB上,设的度数为,的度数为,且比的倍多,则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因式分
2、解的是(▲)A.B.4C.D.5.如图,把矩形沿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则=(▲)1AEDCBF(第5题图)(第6题图)A.115°B.105°C.130°D.120°-10-6.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BEF的平分线交CD于点G,若∠EFG=72°,则∠EGF的度数为(▲)A.36°B.54°C.72°D.108°7.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内错角相等B.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如果∠A+∠B+∠C=180°,那么∠A、∠B、∠C互补8.现有一段旧围墙长
3、20米,李叔叔想紧靠这段围墙圈一块长方形空地作为兔舍饲养小兔.已知他圈好的空地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形,它的一条边用墙代替,另三边用总长度为50米的篱笆围成,设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度为米,则的取值范围是(▲)A.20<<50B.15≤<25C.20≤<25D.15≤≤20(第8题图)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9.计算:=▲.10.水滴穿石,水珠不断滴在一块石头上,经过若干年,石头上形成了一个深为0.m的小洞,则数字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11.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 ▲ .1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则m+n的
4、值为▲.13.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1,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1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6,则的取值范围是▲.15.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大540°,则多边形的边数为▲.16.已知x+3y-3=0,则3·27=▲.17.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则的取值范围是▲.18.用锤子以相同的力将钢钉垂直钉入墙内,随着钢钉的深入,-10-第18题图钢钉所受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当未进入墙面的钉子长度足够时,每次钉入墙内的钉子长度是前一次的.已知这个钢钉被敲击3次后全部进入墙内(墙足够厚),且第一次敲击后钢钉进入墙内的长度是2.7cm,若设
5、钢钉总长度为cm,则的取值范围是▲.三.耐心做一做(本大题共10题,计96分)19.(本题8分)计算:(1)(2)20.(本题8分)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21.(本题10分)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1)(2),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0-22.(本题8分)已知,,求与的值.23.(本题满分8分)画图并填空:(1)画出△ABC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得到的△ABC.(2)线段AA与线段BB的关系是:▲.(3)△ABC的面积是▲平方单位.24.(本题10分)已知关于的方程组(1)求这个方程组的解;(2)当取什么整数时,这个方程组的解中x
6、为正数,y为非负数.-10-25.(本题10分)天灾无情人有情.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我区某中学以班级为单位积极为灾区捐款.下面是七(1)、七(2)两班班长的对话,七(1)班班长:“我们两班的捐款总数目相同,计算得我班平均每人捐款25元.”七(2)班班长:“你们班捐款的人数比我们班多8人,但我们班的人均捐款数却比你们多20%.”请根据他们两人的对话,求出七(1)、七(2)两班的捐款人数分别是多少?26.(本题10分)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治理水质,我区某治污公司决定购买12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A、B两种型
7、号设备,A型每台m万元;B型每台n万元,经调查买一台A型设备比买一台B型设备多3万元,购买2台A型设备比购买3台B型设备少5万元.(1)求m、n的值.(2)经预算,该治污公司购买污水处理器的资金不超过148万元.该公司A型设备最多能买几台?-10-27.(本题12分)某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用硬纸片做了两个直角三角形,见图①、②.在图①中,∠B=90°,∠A=30°;图②中,∠D=90°,∠F=45°.图③是该同学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将△DEF的直角边DE与△ABC的斜边AC重合在一起,并将△DEF沿AC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D、E两点始终在AC边上(移
8、动开始时点D与点A重合).(1)在△DEF沿AC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该同学发现:F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