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doc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doc

ID:55019527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6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给学生形成了较大认知空隙的问题。它能冲破传统问题具有的封闭性限制,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泛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以现有认知为基础。  一个问题能否成为开放性问题,不仅取决于问题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准备。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体系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后,可设计:47个苹果,拿去多少个,可使余下的苹果能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由于47÷5=9余2,因此拿去2个,还剩下45个苹果,就可以平均放到5个盘子里,每盘放9个,如果每盘再少放1个、2个、3个……8个,即可得到在47个苹果中还可拿去7个,12个……42个苹果,余下的苹果都能平均放到5个盘子里

3、,进而引发学生找出其中潜在的规律。  二、以沟通、深化为目的。  开放性问题教学一般安排在某一知识点、某一小节、某一单元、某一知识板块的教学之后,对所学知识起到沟通、巩固、提高的作用,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宜推迟,亦不宜提前。比如在进行比、分数、百分数知识整理复习时,穿插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见到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你想到了哪些数量关系?学生会在头脑中整合已有的知识信息,展开丰富的联想,得到以下多种答案:(1)甲数是乙数的60%;  (2)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或37.5%);(3)甲数比乙数少(或40%);(4)乙数是甲数的倍……虽然学生存在着差异,但最少的也想出了3~4种答案。再如学习

4、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两座教学楼之间一块长40m、宽20m的长方形空地上做花坛,看谁设计得最巧妙,并算出花坛的面积(小组合作解决)。学生会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思,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并结合相关的平面图形知识精心设计,把最佳的设计方案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说明设计理由。通过这种开放性问题教学,给学生创设了活学、活用的机会。  三、以现实生活为依托。  开放性问题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切忌脱离教材和学生生活实践经验,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的开放性问题。诸如“最佳方案的设计”、“购票中的学问”、“游玩中的数学问题”等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

5、践中学数学。如学习了百分率应用题后,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六一”前夕,儿童公园为吸引游客,特推出如下优惠政策:团体购票满50张或50张以上一律打八折;购票满40张,一律打八五折;满30张的打九折;30张以下的一律按原价,每张2元。某校一年级师生45人想去游览儿童公园,请你帮他们设计几种购票方案,并挑选出最佳购票方案。这种既结合教材,又联系生活实际的开放性问题,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是学生喜欢的。  四、以适度适量为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开放问题的难度不宜过大,要让班级大多数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开放性问

6、题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节课一般不超过2题。并结合常规性问题的教学有机进行,不要偏离教材的主要知识板块而设计一些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可在教材常规题的基础上适当改编,使之成为开放性问题,如对这样一道封闭性例题:“小明看一本100页的书,他每天看15页,看了6天后还剩下多少页?”教学时,可把问题改为“看了6天后有没有看完?”这样就变成了一道开放题,其解答的方法有:(1)先算出已看的页数,再与总页数比较;(2)先算出6天看完,每天应看多少页,再与现在每天看的页数比较;(3)先算出每天看15页,需要多少天看完,再与现在看的天数比较。再如学习了比例的应用后,设计这样的题目:要把5%的盐水50克,配制成10

7、%的盐水,该怎么办?这就是一个灵活性很强的开放性问题,打破了传统的提问模式,在学生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基础上,继续提出更具体的问题:需加盐多少?或需蒸发水多少?当然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太多。  总之,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封闭题中的开放性因素,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