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17958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摘要: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呈提前的趋势。相对而言,心理发展水平因受教育等因素的制约显得与生理发育不甚协调。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影响其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甚至导致一些消极的行为。因此,有必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育学生,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关键字: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正文开展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他要求我们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原理,针对新时期青年学生在中
2、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构建心理发展环境,开展心理训练和咨询活动,启迪青年学生认识和掌握自身的心理活动规律,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心理机能,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此阶段呈现在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诸方面都有其独特性。随着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中学生的精力非常旺盛,视野不断拓宽、独立性、自尊心、好胜心明显突出。也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教师也应当是心理医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维护学生心理的健康,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
3、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2、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3、性格方面表现为:狭隘、斤斤计较,自大自负,自卑怯懦。4、青春期综合症。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导致我们的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为了使他们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克服和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让健康愉快的心理伴随他们的整个学习生活,从而完成他们的学业,做一个合格的新时期的高中生。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多方面做工作。首先,开好心理健康课,精选教材内容,普及心理知
4、识。我校在高一学年开设心理健康课,让心理科学从学术殿堂走进课堂,为广大学生所掌握。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高二学年重点举行《扬起理想的风帆》,《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主动适应社会,学会人际交往》,《锻炼意志品质,陶冶气质性格》等八个心理教育专题讲座,从而提高了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人格的能力,使之有志向、有信心、有恒心、有毅力,激发情感,养成良好的动机和行为。其次,进行心理训练,磨练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的灌输与行为实践的统一非常重要。因此,在普及心理知识的同时,我们注重结合形式多样的主题班团会活动进行心理训练。这些主题教育活动,
5、既有围绕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来展开,也有针对班上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而创设的。这些活动思想性、趣味性都很强既适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培养了他们憧憬未来的良好心理品质。再次,开展心理咨询,维护心理健康。学校开设的咨询室及开辟心理健康专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运用会谈、观察、测量、训练等方式对来访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咨询、治疗。有效的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拨开心里迷雾,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最后,加强个别辅导,转化后进学生。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极少数后进生,心理问题尤为严重,个别
6、辅导显得非常重要。一种是“一帮一”辅导,即指定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辅导后进生,榜样示范,激励。另一种是老师辅导,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老师直接对学生辅导或通过家访,请家长配合,共同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创设有帮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通过课堂教学,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发挥其育人功能,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诲课堂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除课堂外,形式各样的班团
7、活动也能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自信,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总之,当代青少年需要心理健康知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育学生,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摆脱迷茫生活中的苦恼,精神上的空虚,从师生间的矛盾,家庭中的隔膜中摆脱出来,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参考文献】《现代教育论》王策三《教育概论》叶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