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08689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从家长做起,帮助幼儿建立健康心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家长做起,帮助幼儿建立健康心理内容摘要:由于“四二一”家庭的组合,孩子成为家庭成员中的中心,家长在育儿方面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如:包办代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忽视孩子的真正需要等等,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要提供孩子良好心理场所,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就要从自己做起,摒弃以往陈旧的观念,从孩子出发,使孩子从生理和心理都能健康发展。关键词:家长幼儿健康心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2、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这认识上的错误,导致在教育孩子当中出现不当。一、家长育儿现状“四二一”组合的家庭越来越突出,孩子也就成为家长们的重心。由此,每一个人,当他荣升家长的那一刻起,都会描绘一幅孩子成长的蓝图。从而,“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思想也就成为家长们的共同教育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影响下,家长就会有以下的表现: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孩子小的时候,舍不得孩子有半点委屈,不管自己有多不舒服,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样样周到,孩子只需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孩子扁扁嘴,家长就会束
3、手无策。孩子长大要上学了,家长不管条件如何都想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受最好的教育,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等。二、亲子关系现状我国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对子女期望过高。很多家长的家教观念和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孩子不懂得尊敬父母,不体谅父母,不知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孩子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大吵大闹,以自己的身体威胁父母,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经常顶撞父母,有的甚至仇视父母。比较多的孩子过度依赖父母,自立意识差,独立生活、学习和交往能力都很差。三、幼儿期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
4、特征,即决定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四、从家长做起,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1、走出育儿的误区一直以来,家长都有这么一个通病:孩子是自己的一切,所有一切的活动都以孩子的利益为根本。因此,家长往往会走这样的一条路径:孩子放在首位→对孩子应该完全讲民主→家务活儿父母做就行→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家长走的这样一
5、条路,实际上是要把孩子推上自私、冷漠、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关心别人,也为亲子之间关系的恶化埋下伏笔。一个实例是放学了,爷爷来接孙子,孙子说:“我不想跟你走,我要妈妈接。”爷爷听见了,二话没说扭头就走。经了解,爷爷是怕孩子不高兴,所以走了。第二个实例是妈妈来接孩子迟到了,孩子把鞋子扔到妈妈的脸上,妈妈没生气,只是一味地跟孩子说道理。最后,孩子非但没有接受,还扔下一句“谁让你答应我的事情没做到”。实例三是午睡后,孩子得进行自我服务:穿衣袜。但是,有孩子往椅子上一躺,大声地说:“给我穿袜子,在家就是妈妈给我穿的”。实例四是家长
6、生孩子后,割断自己一切朋友的交往,每天都教孩子读书认字,给孩子播种学习的目标。种种的例子说明: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过重的精神压力,过重的精神负担,全部理想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希望孩子能有所作为,孩子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沉重;不许失败,限制情绪的宣泄,造成孩子的情感失调节,只许进不许出,稍有波动家长就紧张万分,仿佛天要塌下来似的,这种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缺乏科学性。2、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存在,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孩子的得失也越
7、来越看重。甚至有些家长对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那样,要求孩子按照自己安排的路子走。那么,在家长这样的心理影响下,孩子也在默默中受影响,产生良种极端的心理:一是墨守成规,没有主见;二是逆反心理特别突出,和家长搞对抗。所以,家长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对待孩子在成长中的得失,适时地给孩子松绑,让孩子多尝试、多探索,以取得更多人生中的经验,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建立健康的心理。3、建立融洽的家庭氛围,营造舒适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帮助孩子在心理上建立安全感。而孩子恰恰最关心的是家庭气氛和对他们采取的态度。他们心目中的好父母
8、、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在这种良好的家庭中生活,最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4、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发展,溶入孩子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有好多事情都要注意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要把孩子当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